M.I.芬利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古史学家之一。本书是他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所做的讲座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主要讨论了古代世界的国家、阶级与权力的关系,对政治上的一些重要问题也进行了处理。
芬利把(严格意义上的)古代世界的政治特征,归结为公民对公共事务决策的广泛而直接的参与,在这一点上,希腊城邦又比罗马更为典范。如果说芬利作为一个冷战时代西方阵营中的左派同情者,在此书中高度褒扬直接参与型民主,有其当时的现实政治寓意,那么对于今日中国的政治...
评分這本可以跟《古代的民主與現代的民主》這本一起讀。 重讀一次後感覺翻譯有些句子怪怪的,但整體還好,須要用點心,雖然其實這是篇講稿改寫的。 但如果你看懂的話,眼前就能清楚浮現芬利描繪出來的古典時代的政治圖景。 芬利關心的不是政治制度,思想等“脫離現實”的理論,他想...
评分 评分单纯使用“社会史”的思路来理解古代政治,和只从哲学的角度入手一样薄弱。仅仅批评历史学家不应该依据柏拉图、亚理士多德、普鲁塔克和李维这些“讲道德的人”来谈论雅典和罗马,恐怕远远不够。不过,这本书还是我们这些哲学爱好者的解毒剂。Finley的书还是应该尊敬的,至少比M...
评分5年前什么都没看懂,这次重读总算不是一片空白。这其实是一本近乎宣言的小册子,阐发芬利对古代政治的核心观念,但是这本小册子并不好读,一个是写法的问题,芬利省略了大部分的证据,通篇以论断联系,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他已经开始讨论下一个问题了;第二个困难在于芬利的每句话,几乎都在回应某个重要的学术史问题,随便列举一下,罗马帝国主义、古代识字率、雅典民主政治程序、庇护制等等,但是过于allusive,便会有跳跃感。整个论述从现实政治逐步转移到意识形态领域:古代国家性质、精英—民众关系(广泛存在的庇护制)、技术层面的政治运作、民众政治参与、区别于内战的政治冲突以及促成政治服从的意识形态。所有这些都在突出一个面对面的、基于公民共享的政治经验的政治参与的可靠性,最终目的在于为希腊/雅典民主政治辩护,论战性很明显
评分开头就黑了许多人,有点厉害
评分通过“社会史”的思路强调古希腊人民(demos)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芬利对雅典和罗马政治生活之间差异的论述很有启发。
评分城邦政治就是贫穷公民与富裕公民之间,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
评分很好玩的文化性强的希腊罗马政治史,读来很快并不枯燥。芬利这种希腊文不咋地的古典学这让我们看到了玩古典学的希望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