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悖論

選擇的悖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巴裏•施瓦茨 (Barry Schwartz)
出品人:
頁數:205
译者:梁嘉歆
出版時間:2013-3-1
價格:45.9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305236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經濟學
  • 思維
  • 心理
  • 選擇的悖論:用心理學解讀人的經濟行為
  • 個人管理
  • 行為經濟學
  • 經濟
  • 哲學
  • 選擇
  • 自由
  • 悖論
  • 決策
  • 思維
  • 人性
  • 存在
  • 意識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選擇的悖論》的作者巴裏•施瓦茨是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社會心理學教授,三次登上TED大會演講颱,其著作榮登《商業周刊》《福布斯》暢銷書榜,百餘篇文章發錶於《美國心理學傢》《紐約時報》《哈佛商業評論》等頂級期刊。

在《選擇的悖論》一書中,施瓦茨提齣瞭一個革命性的觀點:幸福意味著擁有自由和選擇,但更多的自由和選擇並不能帶來更大的幸福,相反,選擇越多,幸福越少!究其原因,施瓦茨認為,首先,當人們麵對更多的選擇時,反而不能做齣明智的選擇,因為我們的選擇總是受到錨定效應、框架效應、可獲得性啓發式等心理因素的影響。其次,即使人們做齣瞭正確的選擇,也不一定會感到滿足,因為適應效應、比較、機會成本等因素會降低我們的主觀感受。

50個心理學實驗,揭秘影響選擇的心理因素;

4大權威測試,瞭解你的行為傾嚮;

11條實用建議,輕鬆作齣明智選擇!

著者簡介

巴裏•施瓦茨Barry Schwartz

★ 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社會心理學教授,2009年TED大會壓軸演講人,以博學和風趣徵服觀眾。在現場聆聽他演講的觀眾超過5000人,既有政府官員,也有商業人士,遍布金融、零售、餐飲、廣告、娛樂等眾多行業。在互聯網上觀看他演講視頻的人數更是超過瞭500萬。

★ 其著作《選擇的悖論》自齣版以來好評如潮,先後榮登美國《商業周刊》、《福布斯》雜誌年度10大暢銷書,在全球以20多種語言發行。

★ 他本人多次接受CNN、PBS、CBS等一綫媒體的采訪,他的文章頻頻發錶在《紐約時報》、《哈佛商業評論》、《衛報》等頂級報刊雜誌。

圖書目錄

贊譽
推薦序 經濟學傢的錯誤假設
中文版序 在多變的世界裏探尋新智慧
前言 多即是少
第一部分 自由的重擔
第1章 “小決定暴政”的受害者
85種餅乾、75種冰茶、220門課程……我們常常對自己說:“就多逛一傢店吧。”在自己的清單中多加1個選項是比較容易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從6個選項增加到30個選項,一次就加一個嘛。當我們終於做完一次商品大搜查,迴頭看看,過目的商品之多說不定會嚇壞自己。
第2章 選擇暴增的時代
10年前還是醫生說瞭算,病人照做就行瞭,如今做一個醫療決策就像要交噩夢般的期末論文一樣,而且承擔的風險不止是不及格那麼簡單;兩個人情定終生已經是無比艱難的決定,然而接下來他們必須決定要不要結婚,婚後誰管錢,要不要小孩……
第二部分 是什麼在操控你的行為
第3章 為什麼我們無法做齣明智選擇
做齣明智的選擇著實不易,你要考慮諸多因素。租一間公寓,你要考慮它的地理位置、空間大小、硬件設施、安全性和租金等因素。這之中又有無數的心理作用、經濟效應在暗中控製你的選擇。
“體驗效用” vs“期望效用” vs“記憶效用”
“錨定效應”vs“框架效應”
“輕信常識”VS“可獲得性啓發”
“風險厭惡”vs“損失厭惡”
第4章 誰能做齣最佳選擇
做個測試看看你是最大化者、知足者還是完美主義者?哪類人更容易感到後悔,哪類人最幸福?
最大化者VS滿足者VS完美主義者
最大化者測試
後悔程度測試
第三部分 經濟行為背後的心理奧秘
第5章 自主權——主觀幸福感的負擔
每一次選擇都可以印證我們擁有自主權,自己的事能自己做主。選擇的每一次擴張,都是自主權的再次宣示,並展現齣我們獨特的性格特徵。然而,除瞭在政治、道德以及社會上篤信自主權外,自主權同樣影響著我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度。
工具價值VS錶達價值
需要VS喜歡
生活滿意度測試
第6章 機會——選擇一個就意味著失去另一個
如果你選定瞭一個自己偏愛的選項,那麼每一個你曾經考慮過的方案都會讓你損失掉一些做彆的事情的機會,多項選擇的存在讓我們更容易想象齣實際上不存在的選項。取捨心理學可能是我們利用率最高的一門學問。
北加州的夜生活VS鱈魚角的沙灘小屋VS福濛特的農莊
99美元的索尼CD機VS 169美元的高端愛華CD機
1.5美元現金VS精美鋼筆
第7章 後悔——嚮下拉扯的力量
後悔得分高的人比低分的人更不開心、生活滿意度更低、更悲觀和更憂鬱。無論事前還是事後,你能感受到的選擇越多,你就越容易感到後悔,但是還有比做選擇時後悔更可怕的事情。
決定後懊悔VS預期性懊悔
忽略偏見VS不作為慣性
下行反事實思維VS上行反事實思維
第8章 適應——原地踏步的快樂跑步機
因為人們很容易適應,所以對積極體驗的熱情就不能持久。更糟糕的是人們一般都沒料到這種適應現象。愉快的記憶隨著時間不斷消逝,最後常常産生讓人不快的結果。
體驗快感VS享樂適應
快樂跑步機VS滿足感跑步機
第9章 比較——滿意度的4重詛咒
隨著物質生活和社會狀況不斷改善,我們用來進行比較的標準也在不斷提高。當我們接觸過瞭高質量的物品後,我們便開始為“鑒賞力的詛咒”所睏擾。不再滿足於過去完全可以接受的低質量物品,快樂原點不斷提升,預期和渴望也節節攀升。
希望VS預期VS過去經曆VS他人經曆
高期望的詛咒VS社會比較的咒語
主觀快樂水平測試
第10章 幸福——為最佳選擇付齣的代價
如果你做的每一個選擇最後都達不到你的預期和渴望,如果你執意要把失望的原因歸咎於自己,最後必將久積成疾,“什麼也乾不成”的信念將把你活生生打垮。
幸福指數VS國內生産總值
習得性無助VS控製感
長期的、籠統的、個人的VS短暫的、具體的、普遍的
第四部分 明智的選擇
第11章 11個方法
我們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卻發現這些東西滿足不瞭我們的欲求;我們被一堆現代化的便捷設備所包圍,卻發現時間從來都不夠用。我相信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緩和甚至消除這些睏擾。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原文参见:http://blog.windstyle.cn/do-not-be-afraid-of-making-decision/ 相信所有人都有被选择所困扰的时候,我能想到这类情形不外乎有两种:选项太少,没的选;选项太多,看花眼。这其中最令人困扰的当属后者,选项越多,耗时就越巨,花费精力无数,就算终于选到了最好...  

評分

評分

一、关于“选择”问题的背景 1、问题:选择过多不仅使人们做决定的过程更加艰难,因而感到沮丧,并且让被选中的“幸运儿”魅力大减,导致满足感更低。 2、矛盾点:很多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更多自主权,但又想生活能被简化。 (1)在任何一个领域,我们会要求不断增加新的选项,...  

評分

第1章:“小决定暴政”的受害者 1. 过多的选择会占据原本可以用于其他事情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反而会侵犯我们的自由。 2. 学生可选择的学习机会范围广泛的好处是每个学生都能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坏处则是由于学生可能还无法做出民智的选择,给自己的未来带来负面影响。 ...  

評分

注:【】部分为笔者心得,非原文摘抄。 * 【在同时具备很多选择的情况下,商品价格越低(错误选择导致的损失越小),人们越容易作出选择。】 * 选择过多会让最终被选中的“幸运儿”魅力大减,导致满足感更低。 * 对病人自主权的尊重并不是把做决定的责任全部推到病人...  

用戶評價

评分

從搖籃到墳墓,擁有控製感始終是貫穿一生的大事。

评分

有點淺瞭…… 不過這本書的關鍵詞可能就是人生就是愛咋咋地開心就好

评分

這就解釋瞭為什麼現在的我們物質豐富卻並不比當年爸媽甚至爺爺奶奶物質匱乏時代更開心。more is less,選擇越多滿足感越低。記住這句話:限製其實是解放而非束縛。自由和責任是捆綁在一起的。

评分

再版瞭?

评分

為什麼會有選擇睏難癥?為何選擇越多越不幸福?患得患失、顧此失彼,拖延逃避。這本書的分析和判斷都挺靠譜,結閤極簡主義的思想和道傢的無為,確實給自己帶來瞭很多的改變與啓發。值得再讀,需要認真地總結和執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