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深受其影响。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在巴西双双自杀。茨威格作品以小说和人物见长。代表作《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而是小时》、《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等。茨威格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我现在看书很讲阅读快感,不会强迫自己去看看不进去的书。茨威格的作品在这方面很有优势,他写历史很感性,娓娓道来的那种,没有太多理论的东西,但是你看了又觉得很有启发。我觉得一个讲历史的作家——如果你面对的是大众读者,这样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这本书从更大意义上来讲...
评分在知名的男作家中,茨威格一直享有会写女人的盛誉,他写的历史,传记,常以“笔端带有感情”而著称。在我看来,茨威格笔下是有感情的,但是这种感情常常过分地损害了客观性;茨威格是同情女人的,但是却是以非常男性本位的视角。 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断头女王》,...
评分我看的这一版本有个很好的副标题,“革命和婚姻的双重悲剧”。比起希望出版社这一系列的标题“玛丽王后的最后岁月”要来得精辟很多。 当年科波拉小姐的电影《MA》,华丽至极。从美泉宫也好,到凡尔赛再到小特里亚农,围绕王后的都是华服、糖果、赌牌、香槟、歌剧...
评分 评分最近看了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先生的人物传记《断头王后--革命与婚姻的双重悲剧》,该书描绘了路易十六和他充满魅力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悲剧人生,对这位薄命红颜跌宕起伏的人生给予了深深的同情,并力图把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来描述,读来令人唏嘘感叹...
最真切的笔触,描写那个悲剧的女性。
评分为了这句话看的:“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暗自标好了价格。” 终究逃不过因果二字。命运从不敲门。她在混乱中浮光掠影,等回过神的时候,河水已经漫过头顶。 但是对革命的论述没有太新的的东西,就是多些人文色彩吧。 最动容反而是这个庸常女性在审判和断头台上表现的骄傲。不能像贵族一样生,至少像贵族一样死吧。 弗森和王后是个好故事。少年相识,患难相知,风雨飘摇,殊途同归。他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真爱她呢,也许是在失去了之后。那些给姐姐的充满爱意与痛楚的倾吐,其间都回荡着断头台戛然而止的那一声。她给他的戒指上写着,懦弱的人背叛她。懦弱的人无法明白背叛对自己的意义。那一纸檄文送别了玛丽,也写下了自己的终局。
评分最真切的笔触,描写那个悲剧的女性。
评分为了这句话看的:“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暗自标好了价格。” 终究逃不过因果二字。命运从不敲门。她在混乱中浮光掠影,等回过神的时候,河水已经漫过头顶。 但是对革命的论述没有太新的的东西,就是多些人文色彩吧。 最动容反而是这个庸常女性在审判和断头台上表现的骄傲。不能像贵族一样生,至少像贵族一样死吧。 弗森和王后是个好故事。少年相识,患难相知,风雨飘摇,殊途同归。他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真爱她呢,也许是在失去了之后。那些给姐姐的充满爱意与痛楚的倾吐,其间都回荡着断头台戛然而止的那一声。她给他的戒指上写着,懦弱的人背叛她。懦弱的人无法明白背叛对自己的意义。那一纸檄文送别了玛丽,也写下了自己的终局。
评分个人认为茨威格这本书写的比《一个政治家的肖像——富歇》要好得多,富歇那本推断过于武断,这本饱含感情。五天读完,茨威格对人的怜悯让人潸然泪下,现在好多历史学家以冰冷的理论和所谓的规律来审视甚至审判一个个人物,最后使得历史变成冷冰冰的怪物,不知是谁说的,二十四史,越来越缺乏司马迁那种书写历史的激情,成为纯粹的官史,没有半点人的感情,完全就是国家机器记录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