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台芬·茨威格(181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
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语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约瑟夫·富歇一贯追求权力,而且是最高的权力。但他同大多数人相反,满足于权力感,他不需要身外的奖章勋绶。富歇野心极大,却并不爱好虚荣;他追求权力,但不在乎花架子。他是搞政治阴谋的真正顶尖的行家,眼里只有权力的实实在在的潜能,而把权力的外部标志视若粪土。本书通过对约瑟夫·富歇一生经历的描写,展示了从法国大革命时期到拿破仑时期再到路易十八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的社会、政治全景,以及置身其中的传主与各色人等的行动和支配这些行动的心理及思想动机。
本书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传记作品之一。本书通过对约瑟夫·富歇一生经历的描写,展示了从法国大革命时期到拿破仑时期再到路易十八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的社会、政治全景,以及置身其中的传主与各色人等的行动和支配这些行动的心理及思想动机。茨威格是将传记当作基于史料的一小说一来写的,因此,再现于逼真历史场景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都不失《一个女人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等名篇的风格与技巧,从而使本书成为名著。
平静隐遁的十年,犹如冬眠蛰伏,不像真实生活,超乎时间,空间,一无所成,也无所希求。 在革命中,一个群众拥戴的人很快就会失去群众的欢心,群众的“万岁”声,很快就会变成“把他钉上十字架”的吼声。只有等激烈分子彼此消失殆尽后,静候者和聪明人的时辰才会开始。约瑟夫 ...
评分 评分冨歇是一个历史上籍籍无名,却在幕后掌握政治走向,先后扳倒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这样英雄人物的政客。他不到最后时刻绝不下赌注,在任何时候都保持逆转的机会,这使得他能够在风云变幻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始终站稳脚跟,各派势力轮流上台而始终不倒,跟的上再反复无常的变革。...
评分如果要了解现代欧洲的历史,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疯癫与文明、狂热与理性磨灭了界限的时候,唯有道德的坚守能带来冷静的判断。在茨威格看来,作家是人类一切人性的维护者和保护者,而他,“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恰好...
评分看後很失望。 作者既無法展開大革命及拿破崙時代的壯闊歷史,又沒能就深入剖析主角的心理,有的似都只是先入為主的偏見,對富歇隨處可見的貶評令人懷疑作者是否具備刻劃人物的真實和立體面貌,以及透過人物展示對人性美醜善惡的贊美和批判的能力。(PS: 讓我想起高華先生...
帮张老师搬书的时候,偶然发现藏在他书架深处,购于他学生时代的本书。
评分一個机诡狡诈、见風使舵的马基雅维利式的政客,从侧面揭示了雅各宾派的血腥与拿破仑的獨裁政治之荒诞剧,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中,富歇才会如魚得水... 罗伯斯庇尔的倨傲狂妄、桀骜不驯,拿破仑的目空一切、穷兵黩武,法国革命的剥夺贵族、教會私产的恶劣形迹,也历历在目... politics如此荒谬,却还有那么多小人乐于投身其间,足见其不过是令人发指的浊流漩涡...
评分因为翻译上有一些不满意,给了四星
评分约瑟夫-富歇——“阴谋战胜了主义,狡猾战胜了天才”
评分约瑟夫富歇传 茨威格写人简直语无论比,通篇没有描写性文字,就是叙事+他自己的评论,用笔辛辣入木三分,连死人都要给他写活过来。富歇这个人的性格非常有意思,永远站在胜利者的一边,做小人也是真小人。只要把一个人写的真,没有不好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