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到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上世纪20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因理想破灭,与妻子双双自杀。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危险的怜悯》以及传记《三位大师《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美丽与权欲: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传》讲述了玛丽·斯图亚特出生后6天成为苏格兰女王,6岁成为欧洲最有权力的一位王子的未婚妻,17岁成了法国王后。她的精神生活还没有真正开始,而她的权力已达到顶峰。在未满25岁时,她的人生实际上就结束了。她参加过两个丈夫的婚礼,失去了两个王国,曾在犯罪的黑暗道路上徘徊,还蹲过监狱,但每一次她都能再次登上王位,登上婚礼的圣坛。她的生命就像是火焰,火焰的反光几个世纪后还在闪耀。 就在她被送上断头台时,她为自己准备了血红色的内衣裙和齐肘长的血红色手套,以免受刑时刀斧迸起的鲜血溅洒在她的衣服上太刺眼。
我绝不逊位,我到死也将以苏格兰女王的身份说话. ——玛丽.斯图亚特 茨威格在<苏格兰女王的悲剧>一书的序言中感叹玛丽.斯图亚特一生中烟花般极尽绚烂而凄凉那段传奇,他说:”一个人,唯有焕发出精神力量,于己于人才算真正...
评分1. 无情最是帝王家 25岁,1567年,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人生分水岭。25岁,花儿盛放的年龄,玛丽明媚美丽、欢乐恣意的前半生戛然而止,古堡幽禁、病痛磨折的后半生拉开序幕。 20年后,玛丽以谋逆罪被送上断头台,签发死刑令的是她的姑妈——大名鼎鼎的英格兰女王伊丽...
评分有人说中世纪是荣光的,那时候有严谨的继承制度,有虔诚的宗教传统,有浪漫的骑士精神,是个有序运转、亘古不变的贵族宗法世界。有人说中世纪是黑暗的,一成不变的制度制约发展,民众贫困不堪,更是充斥着虚伪、欺诈、人性的丑恶。从现代人的视角去看那个世界是不客观的...
评分有人说中世纪是荣光的,那时候有严谨的继承制度,有虔诚的宗教传统,有浪漫的骑士精神,是个有序运转、亘古不变的贵族宗法世界。有人说中世纪是黑暗的,一成不变的制度制约发展,民众贫困不堪,更是充斥着虚伪、欺诈、人性的丑恶。从现代人的视角去看那个世界是不客观的...
评分我总是在感叹人与书之间缘分的巧妙,就像那天我在书店里徘徊,突然就看见了茨威格为玛利亚·斯图亚特写的传记《断头女王》一样。他们总是在不同的时间、出其不意的出现,让我惊喜万分又不得不心甘情愿的将他们买回家。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词能比“传奇”两个字更能高度...
上帝要谁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评分这种叙述方法让人想起《南方周末》,但是转念一想,这不就是人称为“吸收了佛洛依德精神分析法”的传记手法么。倒底是谁抄袭谁的。。 方式意义大于内容意义
评分不幸的是我看的是盗版
评分悲剧的一生。
评分多么鲜活的一个人,多么色彩的描述。。。。政治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别指望它跟你讲道德,华丽的表象下掩藏着太多的丑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