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 传记 伊拉斯谟 奥地利文学 历史 外国文学 文学
发表于2025-02-15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像很多犹太裔作家的命运一样,茨威格的作品被列为禁书,他在萨尔茨堡的寓所也被搜查,这促使他决定心离开德国,开始了国外的流亡生活,本书即完成于颠沛流离之中。1934年5月茨威格致信克劳斯•曼说:“我现在打算写鹿特丹的伊拉斯谟,他也是一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他像今天一切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人遭到希特勒的迫害一样,遭到马丁•路德的非难。我想以伊拉斯谟为例,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比喻方式描述我们这种类型的人和其他类型的人。”这封信应该可以看成是茨威格写作此书的心志流露。身处黑暗年代的茨威格,藉着对伊拉斯谟,这位“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最终取得成功而仅仅在道义上保持了自己的正直的人” 的刻画,将这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辉煌与悲情的一生,栩栩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在茨威格的笔下,伊拉斯谟是一个“像工蜂一般勤奋的学者和一个思想自由的神学家,一个敏锐的时代批评家和一个温和的教育家,一个稍逊风骚的诗人和一个文采斑斓的尺牍高手,一个善于指桑骂槐说笑的人和一个弘扬人性的慈悲使徒”。
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11月28日在维也纳出生,自1919年至1933年生活在奥地利萨尔茨堡,1934年迁居英国,1940年获得英国国籍,随后在巴黎、纽约、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地短期逗留,做巡回演讲。1941年到达巴西里约热内卢,后移居巴西度假胜地彼得罗波利斯,1942年2月22日在该地和妻子一起自尽。
茨威格早年作为一个翻译家和诗人开始其文学生涯,翻译法语诗人艾米尔·维尔哈伦等人的诗作,1901年出版自己第一本诗集《银弦集》。他创作的小说和撰写的人物传记以及《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脍炙人口,在读者中的魅力经久不衰。在他身后于(1942)出版的《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是世人了解欧洲文化的经典名著。
有才情又太过理性的伊拉斯谟
评分一个内心坚定的爱好和平却被时代挟持逼迫着要求他站队,发声,论战。难得的是,他永远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只为之而努力。
评分这样一种崇高的梦想大概曾经深受欢迎吧。
评分有才情又太过理性的伊拉斯谟
评分和平、和解、妥协,是茨威格赋予伊拉斯谟的三顶王冠。他藏在文艺复兴的历史帘幕的背后,躲过了风云涌动的十六世纪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书中对伊拉斯谟和马丁·路德的对抗写得张力迸发,对伊拉斯谟最后临终的场景又写得余韵回荡。茨威格不愧是描写历史瞬间的大师。8.9。
这是茨威格以细腻的笔触还原的另一个宗教改革初期思想精英的故事,卡斯泰利奥以宽容处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会以笔为剑向强权抗争,伊拉斯谟和卡斯泰利奥理念相同,以宽容,理解来对待信仰及思想撕裂的特定时代,但他反对站在任何一边,而仅为思想独立和自由二战,他试图...
评分伊拉斯谟,这位几乎快被世人遗忘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在茨威格笔下复活了。伊拉斯谟一生崇敬人性、理性、宽容、博爱、良知,信仰神学却远见地讴歌自由意志、思想独立,他对真理怀抱信心,相信真理自身的持久影响力“一种认知一旦通过语言被世人知晓,然后必定会通过纯粹...
评分在欧洲的时候,我们学校把所有海外学生统称为“Erasmus”。我当时也不清楚为什么这种海外交流项目要以伊拉斯谟的名字命名,但是看了茨威格写了一页就明白了。 伊拉斯谟,这个四海为家的人文主义学者,这个茨威格笔下“西方所有从事著述和创作的人当中第一个有欧洲意识的欧洲人...
评分这标题的两个形容词太准确了。这确实是一个“古老”的“梦”,说其古老,是指人文主义源远流长,就算是从伊拉斯谟算到作者也已经两百年了,可是依旧没有实现,所以只能是梦。其实我个人来看,怕永远是梦。 人道主义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好,不过真正在人类社会中怕永远只是梦。套句...
评分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