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群島(上中下)

古拉格群島(上中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群眾齣版社
作者:[俄] 亞曆山大·索爾仁尼琴
出品人:
頁數:2014
译者:田大畏 等
出版時間:2006-9
價格:9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143787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索爾仁尼琴
  • 蘇聯
  • 古拉格群島
  • 紅色恐怖
  • 小說
  • 俄羅斯
  • 外國文學
  • 社會主義
  • 曆史
  • 政治
  • 蘇聯
  • 極權
  • 監禁
  • 人權
  • 小說
  • 文學
  • 反思
  • 自由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獻給沒有生存下來的諸君,要敘述此事他們已無能為力。但願他們原諒我,沒有看到一切,沒有想起一切,沒有猜到一切。”

1970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亞曆山大・索爾仁尼琴的史詩般巨著《古拉格群島》就是以這樣沉痛的題辭開篇。1973年,索爾仁尼琴決定將這本書秘密送往西方發錶,這成瞭蘇聯政治史研究的一個重要事件。可以說,蘇聯當局決定剝奪索爾仁尼琴的國籍,並將其強行驅逐到歐洲,與這本書的齣版關係極大。

這部長達140 萬字的巨著,堪稱蘇聯列寜和斯大林時期法製曆史最精煉的描摹。所謂“古拉格”,即“勞動改造營管理總局”,原是蘇聯勞改製度的象徵。作者將其比喻為“群島”,意在指齣這種製度已經滲透到蘇聯政治生活的每個領域,變成瞭蘇聯的“第二領土”。全書分監獄工業、永恒的運動、勞動消滅營、靈魂與鐵絲網、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後7部,既以“群島居民”的經曆為綫索,又穿插瞭蘇聯勞改製度發展史中的大量資料,結構宏大,捲帙浩繁,充分顯示瞭諾貝爾文學奬得主駕馭材料的能力。書中有激昂的控訴,憤怒的譴責,也有尖銳的嘲諷,深切的訴說,是深刻理解蘇聯政治體製重要的參考著作。

著者簡介

亞曆山大·索爾仁尼琴(1918~)前蘇聯俄羅斯作傢。生於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剋市。1924年,隨寡母遷居到頓河上的羅斯托夫市。在這裏,他讀完瞭中學,考入羅斯托夫大學的物理數學係,194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與此同時,因酷愛文學,他還在莫斯科文史哲學院函授班攻習文學。

蘇德戰爭爆發後,索爾仁尼琴應徵入伍,曾任大尉炮兵連長,兩次立功受奬。1945年2月,作者在東普魯士的前綫被捕,因為他同一個老朋友通信中批評瞭斯大林,內務人民委員部以“進行反蘇宣傳和陰謀建立反蘇組織”的罪名判處他8年勞改。刑滿後被流放到哈薩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次年恢復名譽,後定居梁贊市,任中學數學教員。

1962年11月,經赫魯曉夫親自批準,索爾仁尼琴的處女作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在《新世界》上刊齣。這部蘇聯文學中第一部描寫斯大林時代勞改營生活的作品,立即引起國內外的強烈反響。1963年,作者加入蘇聯作協。這以後,他又寫瞭好些作品,但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除瞭《馬特遼娜的傢》等四個短篇外,其餘均未能在蘇聯境內發錶。1965年3月,《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受到公開批判。

1967年5月,第四次蘇聯作傢代錶大會前夕,索爾仁尼琴給大會寫瞭一封公開信,要求“取消對文藝創作的一切公開和秘密的檢查製度”,遭到當局指責。1968年,長篇小說《癌病房》和《第一圈》在西歐發錶。1969年11月,作傢被蘇聯作協開除會籍。

1970年,“因為他在追求俄羅斯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時所具有的道義力量”,索爾仁尼琴獲諾貝爾文學奬。但迫於形勢,索爾仁尼琴沒有前往斯德哥爾摩領奬。1971年,德、法兩國同時齣版他的長篇小說《1914年8月》。1973年12月,巴黎齣版瞭他的《古拉格群島》第一捲,披露瞭從1918年到1956年間蘇聯監獄與勞改營的內幕。1974年2月1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宣布剝奪其蘇聯國籍,把他驅逐齣境。同年10月,美國參議院授予他“美國榮譽公民”稱號,隨後他移居美國。

1989年,蘇聯作協書記處接受《新世界》雜誌社和蘇聯作傢齣版社的倡議,撤消作協書記處於1969年11月5日批準的把索爾仁尼琴開除齣蘇聯作協的“不公正的、與社會主義民主原則相抵觸的決定”,同時委托當選為蘇聯人民代錶的作傢們嚮最高蘇維埃提齣撤消最高蘇維埃主席團1974年2月12日的命令。根據蘇聯作協的決定,索爾仁尼琴的作品開始在蘇聯國內陸續齣版。

圖書目錄

《古拉格群島(上)》:
內容提要
第一部 監獄工業
第一章 逮捕
第二章 我國下水管道的曆史
第三章 偵查
第四章 藍滾邊
第五章 最初的監室——最初的愛
第六章 那個春天
第七章 在機器間
第八章 繈褓中的法律
第九章 法律在壯大
第十章 法律成熟瞭
第十一章 處以“最高措施”
第十二章 監禁
第二部 永恒的運動
第一章 群島之舟
第二章 群島之港
第三章 囚徒運輸隊
第四章 從島嶼到島嶼
附錄
人名索引
機關名稱及專用術語
《古拉格群島(中)》:
內容提要
第三部 勞動消滅營
第一章 阿芙樂爾的手指
第二章 群島露齣海麵
第三章 群島病竈的擴散
第四章 群島在硬結
第五章 群島的根基
第六章 “拉來法西斯啦!”
第七章 土著的生活
第八章 勞改營裏的婦女
第九章 雜役
第十章 政治犯的替身
第十一章 思想純正分子
第十二章 “砰一砰一砰
第十三章 再交齣一層皮!
第十四章 改變命運!
第十五章 懲隔室,強管棚,強管區
第十六章 社會親近分子
第十七章 娃娃犯人
第十八章 古拉格的繆斯
第十九章 澤剋民族
第二十章 狗的職務
第二十一章 營旁世界
第二十二章 我們在建設
第四部 靈魂與鐵絲網
第一章 嚮上
第二章 還是敗壞?
第三章 帶“籠口”的自由
第四章 幾個人的命運
附錄
人名索引
《古拉格群島(下)》:
內容提要
第五部 苦役刑
第一章 在劫難逃
第二章 革命的微風
第三章 鎖鏈,還是鎖鏈。
第四章 怎麼會忍受?
第五章 鐵闆下的詩篇,岩石下的真理
第六章 堅定的逃跑者
第七章 一隻小白貓
第八章 靠意誌逃跑與靠技術逃跑
第九章 拿衝鋒槍的孩子們
第十章 營區的土地在燃燒
第十一章 摸索前進,扯斷鎖鏈
第十二章 肯吉爾營四十天
第六部 流放
第一章 自由初期的流放
第二章 農瘟
第三章 流放地日趨茂密
第四章 放逐各族人民
第五章 刑滿之後
第六章 流刑犯的幸福生活
第七章 齣獄後的囚犯
第七部 斯大林死後
第一章 事到如今,左右為難
第二章 統治者易人,群島依然在
第三章 今天的法律
後記
寫在後記之後
又過瞭十年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哈佛大学的一位文学教授在给学生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关上灯,教室漆黑一片。教授在黑暗中点起一支蜡烛,黑暗中有了一丝光亮,“这是普希金”,他对学生们说。教授又点起一支蜡烛,“这是果戈里”。教授走到教室门口,打...  

評分

幸福是什么? 对三十年代的前苏联人民来说,幸福莫过于家门深更半夜被敲开,国家内务部的人问“你是某某吗”? 你回答说,不是,某某住在隔壁。 于是你知道,你逃过了一劫。逃过了“夜间逮捕”。 也有人自动送上门去。 一名妇女跑去内务部接待站询问,她的邻居被逮捕了...  

評分

当你多年积蓄的荣誉、尊严、财产、亲人、朋友,当你的生活没有被人在一夜之间夺走;当你不是在乌鸦车、泽克车厢、红色列车、罐头一般的牢房、荒芜的冻土中被踢来踢去,无望地等待死亡的解脱,就感谢命运吧!  

評分

一路走好,千万别再超生 ----一曲献给苏共的挽歌,读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 太长了,囫囵吞枣的看,结果看前面的时候,头疼后面的页码还有那么多,看到后来却悲叹前面的早已忘记,直到合上书页,才明白索大师,您这是给苏共树的一座直插云霄的墓碑呀,我这等小蚂...  

評分

昨日,索尔仁尼琴病逝于莫斯科,一个在外流亡多年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晚年回到自己祖国,把人生最后的岁月埋葬于此,或许是种幸福. 早些年间,王小波与其"沉默的大多数"风靡一时,巴金和他的<随想录>也倍受推崇,就连顾准都已俨然成为了精神英雄,但我知道,中国再没能真正揭示古拉格,...  

用戶評價

评分

共 産 主 義 的烏鴉一片黑

评分

唉!厚重的兩韆頁,以後應該再讀一讀!可惜中國連索爾仁尼琴和古拉格群島都沒有,誰去記錄那慘當瞭小白鼠的億萬生靈呢!社會主義意味著奴役,願後人記住這個教訓!

评分

年末終於看完這150萬餘字的巨作,俄羅斯廣袤土地上古拉格的嚴寒,透過紙張上的字裏行間,穿越時空直衝而來。如作者所說,這是一部用蘇聯黑暗中囚犯記憶的震動和火花寫成的書。難以想象為瞭保密安全,在它的完成過程中,沒有一次全書同時齣現在一張桌子上。索爾仁尼琴不光是記錄古拉格,更是記錄瞭他對人性的思考,經曆監禁、勞改、流放後,眼前這個世界何以變得不一樣。以前看奧斯維辛親曆者的迴憶時,有序言批評犯人的那種受難精神,企圖從無妄之災中窺見一些真諦。我也一度認同,認為那不過是犯人為瞭讓日子更好過的自我安慰,可看完這本書我纔明白,這種崇高感的由來在於他們的清白。而苦難,對人的改變真的真切而深刻。#201984-86

评分

唉!厚重的兩韆頁,以後應該再讀一讀!可惜中國連索爾仁尼琴和古拉格群島都沒有,誰去記錄那慘當瞭小白鼠的億萬生靈呢!社會主義意味著奴役,願後人記住這個教訓!

评分

“我嚮火和你,姑娘,許下諾言:全世界將讀到這一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