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人与学术

现代学人与学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余英时
出品人:
页数:474
译者:
出版时间:2006-2
价格:4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58694
丛书系列:余英时文集
图书标签:
  • 余英时
  • 学术史
  • 学人
  • 思想史
  • 学术
  • 历史
  • 知识分子
  • 海外中国研究
  • 现代学人
  • 学术研究
  • 知识分子
  • 思想史
  • 文化评论
  • 学术传统
  • 人文精神
  • 学术发展
  • 知识传播
  • 学者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卷选取了两位20世纪国学大师——钱穆、陈寅恪为主题。钱穆对余英时的学术理路有着重要影响,两人既有师生之谊,又具友人之情。余英时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追思钱穆的治学与为人,读来感人至深。陈寅恪是20世纪极富传奇色彩的学人,其经历奇特,人格生命复杂深邃,学养极深。余英时主要以陈寅恪晚年诗文来论其人其学,探究其晚年心境以及陈寅恪如何以生命来护卫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颇能发皇心曲。

作者简介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O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墅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

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

目录信息

钱穆与新儒家
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
《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自序
附录:钱宾四先生论学书简
犹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
寿钱宾四师九十
《钱穆先生八十岁纪念论文集》弁言
越过文化认同的危机——《钱穆与中国文化》序
新亚精神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检讨与前瞻》序言
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
陈寅恪与儒学实践
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
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
陈寅恪《论再生缘》书后
后世相知或有缘——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谈起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
附录一 《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
附录二年谱学与现代的传记观念
从《日记》看胡适生平的几个疑案
胡适“博士学位”案的最后判决
学术思想史的创建及流变——从胡适与傅斯年说起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梁漱溟先生
追忆牟宗三先生
我所认识的钱钟书先生
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
顾颉刚的史学与思想补论——兼答唐文标先生的《文字障》
谈郭沫若的古史研究
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
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
费正清与中国
香港与中国学术研究——从理雅各和王韬的汉学合作说起
试论林语堂的海外著述
我走过的路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阅读《余英时文集》第五卷《现代学人与学术》,可以说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精神旅程。对亲炙的恩师钱穆、仰止的前辈陈寅恪、以及现代思想史上的巨擘胡适几位先生,余先生都做了大块的文章,其考据之周详、论辨之精到、史识之卓越,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对其余的一些学人,如顾...  

评分

阅读《余英时文集》第五卷《现代学人与学术》,可以说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精神旅程。对亲炙的恩师钱穆、仰止的前辈陈寅恪、以及现代思想史上的巨擘胡适几位先生,余先生都做了大块的文章,其考据之周详、论辨之精到、史识之卓越,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对其余的一些学人,如顾...  

评分

我常怀有一种无益之事与有崖之生相交胜的情绪。这自然可说得是我作为庸人的自扰,然则要在纷乱中平定下来委实不易。检之典册以为消遣,结果随便一眼瞧去,斯文古今无有无忧之时,真是“尧舜其犹病诸”了!一个人到了不得不托命于文字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憔悴到头了罢,但...  

评分

徘徊在汉宋之间 ——论余英时的历程与史学研究 看到校园里,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生到处留念的时候,就想起了十年前的十年前的大学生涯,记得大学里有很多朋友,其中有小康、老罗、老崔,他们帮助我在大学里学会了生活和学习。当时,我们读大学什么都不懂,根本就不知道学术是什么...  

评分

阅读《余英时文集》第五卷《现代学人与学术》,可以说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精神旅程。对亲炙的恩师钱穆、仰止的前辈陈寅恪、以及现代思想史上的巨擘胡适几位先生,余先生都做了大块的文章,其考据之周详、论辨之精到、史识之卓越,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对其余的一些学人,如顾...  

用户评价

评分

默存先生冷眼热肠,生前所储何止汤卿谋三副痛泪。《管锥编》虽若出言玄远,但感慨世变之语,触目皆是。以上三节不过示例而已。先生寄赠《管锥编》四巨册,都经亲笔校正,尤足珍贵。寒斋插架虽遍,但善本唯此一套。噩耗传来,重摩兹编,人琴之感,宁有极耶!——余英时

评分

余老师要想建立大师地位,得好好让人选编自己的作品,不要在各出版社泛滥无归。看了三本书,重复的文章不下十几篇了。不要改选几篇文章就组成一个集子,对人对已都不好。区区以为三联出版的六本书,已尽余老师的学术精华。

评分

大师点将录,值得一藏

评分

: C53/8946#5

评分

约三年前读过,这次选读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