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上田信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544
译者:高莹莹
出版时间:2014-2
价格:CNY 57.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33695
丛书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图书标签:
  • 历史
  • 明清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日本
  • 讲谈社
  • 上田信
  • 中国历史
  •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 明清历史
  • 海洋贸易
  • 帝国扩张
  • 海上丝绸之路
  • 中国历史
  • 海权变迁
  • 殖民与贸易
  • 文化交融
  • 地理探索
  • 国家权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明清时代”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涵盖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书作者生动地展示了海洋历史和明清时代五百年的历史,将明清这一对跨越中世到近世直到近代急剧变化的时代进行了严谨而深入浅出的阐述。

过往不论中外,主流的看法都是: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是一个停滞的时期;明清中国都被视为一个“闭关自守”的时期,一个与海洋无缘的时期。在最近二三十年,国际学界对以上说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提出明清中国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文化等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中国和外界的联系远比以前加强,从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本书在这些重大问题上,采纳了国际学界的新见解,因此就史观而言,很有新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上田 信,1957年出生于东京都。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东洋史学专业)。现担任立教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社会史。1983—1985年留学南京大学,经历过农村的田野调查。从江南城市的无赖研究开始,后来从事地方社会和宗族的研究,近年多关注生态环境和疾病史。在731部队细菌战国家赔偿请求诉讼中,他作为原告(中国人细菌战受害者)的证人,2000年向东京地方裁判所提交了鉴定书《鼠疫与村庄》。

主要著作有《传统中国》(讲谈社)、《森林与绿色的中国史》(岩波书店)、《老虎讲述的中国史》(山川出版社),其他还有《人与人的地方史》(合编,山川出版社)、《中国的社会》(合译,平凡社)等。

【译者简介】高莹莹,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2008年毕业于日本神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

目录信息

序言 被海洋环绕的两大
第一章 事情的时间、空间
海与交易
东欧亚空间
向欧亚舞台的跳跃
第二章 明朝的成立——十四世纪 I
元朝的弱点
乞丐与富商
私塾里的先生们
礼之帝国
第三章 海陆相克——十四世纪 II
历史的分水岭——十四世纪
帝国的变化
帝国与移民传说
第四章 海与陆的交易者——十五世纪
从马和到郑和
浮在海上的帝国
苏木围绕的海世界
盐支撑下的帝国
第五章 商业的时代——十六世纪I
新安商人的关系网
中国的海商与日本
冒险商人与传教士
第六章 社会秩序的变容——十六世纪II
地域社会的形成
士农工商的瓦解
从海禁到互市
第七章 王朝交替——十七世纪
自取灭亡之明朝那些事
毛皮与帝国
海域世界的末日
与异文化的接触
第八章 产业时代——十八世纪I
盛世时代
商人与产业
互市体系的开展
第九章 传统中国的形成——十八世纪II
皇帝与帝国
官员与行政
货币与粮食
第十章 环球中的中国——十九世纪
南海海盗
鸦片与军舰
蜕变的社会
尾声 妈祖与明清的历史
中文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观察明清的两个角度最不同于以往的认知,一个是作者认为“明清这两个王朝不是传统的中华帝国”,如果说清是“外族统治”还好理解,可朱元璋创立的明怎么也不是传统的中华帝国了呢,且看作者的简单观点:“明清是在蒙古帝国开拓的欧亚世界这一空间中诞生的世界帝国,这两...  

评分

评分

得到听书: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明清历史书,它以海洋的视角,讲述从元末到清末的历史,并试图通过海洋,来找出中国元明清三代兴亡成败的秘密——漕运与海运,以及背后的利益集团之争,迫使元朝发动大量民力疏浚黄河,直接导致红巾军起义,最终元朝被推翻;朱元璋的海禁政策,把...  

评分

http://www.bookdao.com/article/80968/ 日本立教大学教授上田信先生,我2011年9月于天津开会时认识,他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日本历史学者,学术造诣也很深。他所著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之《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写得很好,体例令人耳目一新,从海洋史、经济史的视角来看待明清帝国...  

评分

得到听书: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明清历史书,它以海洋的视角,讲述从元末到清末的历史,并试图通过海洋,来找出中国元明清三代兴亡成败的秘密——漕运与海运,以及背后的利益集团之争,迫使元朝发动大量民力疏浚黄河,直接导致红巾军起义,最终元朝被推翻;朱元璋的海禁政策,把...  

用户评价

评分

8.4的高分?!豆瓣都是小学生么?!如果只是肤浅,我还可以打两颗星!杂乱无章,时间都很难勉强看成本书的主线!中国古代商为最末,明清海禁更是最为严格,一部断代史偏偏主要都在写商业贸易,标题就是海与帝国!沙俄和清朝“都是依靠皮毛交易成长起来的交易帝国”?!作者是在盲人摸象么?!

评分

与其说是通史,不如说是史论,从选材就看得出来。

评分

经常没有抓住大脉络而流连在小事件,会让人怀疑其作为一部断代史的可信性。加上翻译实在颠三倒四,李伯重老人家没有看书就写推荐吗?可读之处在于东洋史学家吹来的海洋风吧。

评分

我有一个很坏的习惯,遇到一本启发性超强的书舍不得读,怕读的太快这本书读完后很久都读不到这样的书了。这本书写的超级的好。上田信在中文版后记中谈到自己创作此书的崩溃心理状态真的可以在全文每一个选题、段落、字句斟酌中感受到思想的深邃的力量。明清史中对过去研究的很多理论范式与新的实证成果的清算与筛选做的用心至此,非常受益

评分

切入的角度很新颖,写的也很好,应该是受过布罗代尔相关著作的影响的。作者以全球范围背景的海洋贸易来写明清史,推出的一个结论是明清时代中国并没有陷入停滞,闭关锁国之下中国所推行的仍是赚取真金白银这样的务实政策:与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之间的贸易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所以,乾隆皇帝是可以说天朝地大物博就不需要你英国再来卖什么了,反过来说,除了鸦片,英国也确实无法卖给中国什么有用的东西,它的产品对中国来说没有竞争力。所以,中国在19世纪积贫积弱,不是一句闭关锁国、封建专制就可以解释得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