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上田信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544
译者:高莹莹
出版时间:2014-2
价格:CNY 57.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33695
丛书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图书标签:
  • 历史
  • 明清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日本
  • 讲谈社
  • 上田信
  • 中国历史
  •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 明清历史
  • 海洋贸易
  • 帝国扩张
  • 海上丝绸之路
  • 中国历史
  • 海权变迁
  • 殖民与贸易
  • 文化交融
  • 地理探索
  • 国家权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明清时代”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涵盖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书作者生动地展示了海洋历史和明清时代五百年的历史,将明清这一对跨越中世到近世直到近代急剧变化的时代进行了严谨而深入浅出的阐述。

过往不论中外,主流的看法都是: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是一个停滞的时期;明清中国都被视为一个“闭关自守”的时期,一个与海洋无缘的时期。在最近二三十年,国际学界对以上说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提出明清中国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文化等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中国和外界的联系远比以前加强,从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本书在这些重大问题上,采纳了国际学界的新见解,因此就史观而言,很有新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上田 信,1957年出生于东京都。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东洋史学专业)。现担任立教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社会史。1983—1985年留学南京大学,经历过农村的田野调查。从江南城市的无赖研究开始,后来从事地方社会和宗族的研究,近年多关注生态环境和疾病史。在731部队细菌战国家赔偿请求诉讼中,他作为原告(中国人细菌战受害者)的证人,2000年向东京地方裁判所提交了鉴定书《鼠疫与村庄》。

主要著作有《传统中国》(讲谈社)、《森林与绿色的中国史》(岩波书店)、《老虎讲述的中国史》(山川出版社),其他还有《人与人的地方史》(合编,山川出版社)、《中国的社会》(合译,平凡社)等。

【译者简介】高莹莹,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2008年毕业于日本神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

目录信息

序言 被海洋环绕的两大
第一章 事情的时间、空间
海与交易
东欧亚空间
向欧亚舞台的跳跃
第二章 明朝的成立——十四世纪 I
元朝的弱点
乞丐与富商
私塾里的先生们
礼之帝国
第三章 海陆相克——十四世纪 II
历史的分水岭——十四世纪
帝国的变化
帝国与移民传说
第四章 海与陆的交易者——十五世纪
从马和到郑和
浮在海上的帝国
苏木围绕的海世界
盐支撑下的帝国
第五章 商业的时代——十六世纪I
新安商人的关系网
中国的海商与日本
冒险商人与传教士
第六章 社会秩序的变容——十六世纪II
地域社会的形成
士农工商的瓦解
从海禁到互市
第七章 王朝交替——十七世纪
自取灭亡之明朝那些事
毛皮与帝国
海域世界的末日
与异文化的接触
第八章 产业时代——十八世纪I
盛世时代
商人与产业
互市体系的开展
第九章 传统中国的形成——十八世纪II
皇帝与帝国
官员与行政
货币与粮食
第十章 环球中的中国——十九世纪
南海海盗
鸦片与军舰
蜕变的社会
尾声 妈祖与明清的历史
中文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明清史才开始读,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他的撰写方式与传统的以朝代为节点(明,清;前期中期后期。)、以政治为主轴的叙述模式有很大不同。作者信笔写来,将一个个具体的个案穿成一部著作,有其自己的价值。 但是这个问题也很大。除了前面几位评论者提到的硬伤,...  

评分

下面谈不上书评, 是对端木异书评的一个回应. 1-1) 清代银钱比价: “终清一朝, 直到铜元代替铜钱, 其变化一般都在30%-40%以内波动.” 在清代绝大多数时间里, 官定白银1两合制钱1000文. 至于实价, 我们有彭信威, 严中平,杨端六, 林满红等等各位收集的材料. 在本书时代范围内(185...  

评分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9章。观看书名,明清史可以说到海洋?!这对少年时代被马克思哲学历史观教化过的脑袋们,产生冲击力。我们不是被书本教育说,明清两代皇朝闭关锁国嘛,怎么会跟海洋来了罗曼蒂克?然后,又看到卷封上书“恣意的明朝,自制的清朝...  

评分

继宋朝引进占城大米后第二次农业革命 16世纪后半期中国引进美国大陆产的玉米、马铃薯、红薯,为18世纪人口骤增提供保障。还有辣椒和烟草。烟草最初是作为药材引进。 “西颜”皇帝 在西部蒙古高原与西藏高原的居民眼中,清朝皇帝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继承了元朝天命的汗(元朝...  

评分

历史 高莹莹/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月第一版 2014年3月第二次印刷 ISBN 9787549533695 大学专业与财经息息相关的我,最看不进去的就是经济史,即使明朝是我儿时一度最感兴趣的朝代——多一半是处于朱元璋身上所带的传奇色彩,更何况作者的重点还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海...  

用户评价

评分

完全不是教科书式的通史写法,在本书中你找不到明代的宦官专权,党争,李自成,改朝换代,如今炙手可热的南明史,康乾政治,等等那些似乎无法绕过的大事件。但本书的确是绕过去了,紧紧围绕“海”做文章,将明清两朝与海洋的关系叙述的有始有终,这样的视角至少我是第一次了解。书中对倭寇,藏传佛教,鸦片战争等的本源都有叙述,以前未曾知晓。不要当通史读,换个视角看近代的中国。

评分

非常好的一套书。作者的后记,也挺令人感动。

评分

没想到豆瓣上这本书居然有这么多三星以下,补一个五星吧。能够尽可能整合近20年明清史研究之新进展且不生涩的断代史,我看还没有第二本。我也是不能理解有些评论批评这本书用海洋作为主线,写明清史凭啥不能用海洋作为主线?就因为你高中学了个闭关锁国?

评分

这一系列中,写得最不好的一卷。作者的视角很独特,不错,围绕大海和经济写明清。可问题在于,大海在明清两代有作用,但绝不是最大的问题。明之几次败乱与亡国皆与蒙元、金蛮有关;清人入关,北方在最初也是不稳定因素之一,海疆之乱到最后阶段才显现出来。而经济问题,作为断代史能否作为主线,或有可商,对于一般的公众而言,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失败的。全书线索混乱,缺少主线,生生把一个灵动、材料最丰富的明清史玩坏了。可惜!这问题不在作者,在策划人的撰写者没找对。上田氏的研究没问题,可他的确不适合这套书。

评分

8.4的高分?!豆瓣都是小学生么?!如果只是肤浅,我还可以打两颗星!杂乱无章,时间都很难勉强看成本书的主线!中国古代商为最末,明清海禁更是最为严格,一部断代史偏偏主要都在写商业贸易,标题就是海与帝国!沙俄和清朝“都是依靠皮毛交易成长起来的交易帝国”?!作者是在盲人摸象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