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与明代的东亚秩序

“倭寇”与明代的东亚秩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刘晓东
出品人:
页数:253
译者:
出版时间:2019-6
价格:4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387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明史
  • 东亚史
  • 日本
  • 历史
  • 东亚
  • 明清史
  • 中国研究
  • 中国历史
  • 倭寇
  • 明代
  • 东亚秩序
  • 海事
  • 倭寇问题
  • 中日关系
  • 历史研究
  • 海洋史
  • 秩序建构
  • 边疆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主要从东亚区域社会的视角,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日、韩三国相关历史资料的比照与鉴别,力图更为客观地还原十六世纪前后“倭寇”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对近世以来东亚区域秩序的潜在影响,进一步拓展了“倭寇”问题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明、日关系万历转折说。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序言
前言
(一)何谓“倭寇”
(二)明代的“倭寇”认知与记忆
(三)“倭寇”问题与东亚交涉
(四)本书的研究理念与主要内容
上篇 “倭寇”认知与“倭寇”记忆
章 明代官方语境中的“倭寇”与“日本”——以《明实录》中的相关语汇为中心
一、洪武时期明朝与日本交涉中的“倭寇”问题
二、永乐一正德时期“倭寇”与“日本”两分观念的演变
三、嘉靖“大倭寇”前后的官方日本观
四、“壬辰之役”与“倭寇”等同于“日本”观念的深化
第二章 嘉靖“倭患”与晚明士人的日本认知——以唐顺之及其《日本刀歌》为中心
一、唐顺之与《日本刀歌》
二、“南倭”与“北虏”
三、“文”与“武”:两首《日本刀歌》的比较
四、太阿与倭刀:士人刀剑情怀的推衍
第三章 倭寇:从“地方经验”到“共有记忆”——以《虔台倭纂》的形成为中心
一、谢杰及其生活环境
二、《虔台倭纂》的作者群
三、江西地区“倭寇”与“日本”知识储备的来源
四、从“地方经验”到“共有记忆”
第四章 明末清初“日本乞师”叙事中的“倭寇”记忆——以南明隆武朝周崔芝乞师日本之争为中心
一、周崔芝“乞师”日本之争的历史叙事
二、“华夷”阴影与南明士人的“倭寇”失忆
三、“乞师”之辩与东亚思维的变容
下篇 “倭寇”问题与东亚交涉
第五章 禁倭与申交:明初对日交涉目的探析——以洪武初年的对外诏书为中心
一、洪武建元的海外宣谕与对日诏书
二、洪武三年对日诏书的叙述理路
三、“日本国王称臣入贡”叙事与“良怀”问题
附:《云门一曲》中赵秩遣使内容再探讨
第六章 “宁波之役”的隐情与东亚交涉——以明朝指挥袁避被掳事件为中心
一、宁波之役的处置经纬与疑问
二、《宋素卿传》《北窗琐语》中的袁琎
三、东亚交涉与“袁琎被掳”像的形成
四、小结
第七章 “服远”与“治近”:嘉靖二十六年明廷的遣明使处置
一、策彦使团的入明与“十年一贡”
二、“倭寇”、“遣明使”与明廷的应对
三、朱纨失势中的“内”与“外”
四、小结
第八章 嘉靖三十七年琉球册封“密使”吴时来史事抉微
一、册封使吴时来的历史疑问
二、吴时来“密使”之命蠡测
三、密使终结与琉球的应对
四、小结
附篇 “万历朝鲜之役”四百二十年祭
一、“扶危字小”与万历出兵朝鲜
二、朝鲜对日本“假道入明”的应对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感觉有点说不出的,仔细看过作者的履历和研究方向以及身份,其实应该写辽东都司和倭寇的关系包括辽东军队在援朝战争中何以洋相百出。

评分

初读本书眼前一亮,作者在序言中的问题意识特别好,一是从“倭寇”一词入手,去谈明代的对日认知与对倭寇的历史记忆,二是通过明朝对日外交的事例,说明明日关系的实质。本书认为,对日印象与明朝现实利益、明人个人利益密切相关,为读者展现了明朝人对倭寇与日本的动态且多样的认知。明朝的作为看似在外交关系中排斥日本,实则是重视日本。就具体内容来说,第四章与第六章最佳。此外,本书非常适合做论文写作样板,材料征引详实,学术史梳理清晰,语言流畅,注释规范,谋篇布局恰到好处,结论简洁有力。但本书缺点也很明显,一共八章,其中六章副标题是以某某为中心,时空与材料过窄,虽然很扎实,但总觉得难以撑起主标题与结论。同时,也难以找到各章衔接之处,实际上是一本颇为微观的明日关系史论文集。

评分

两个问题,第一一看就是论文集,六章之间都很难弄出有机联系。水平也足够参差不齐。第二是与题目名不符实,说的是倭寇与东亚秩序,但在大倭寇,倭寇的组成,以及抗倭战役对中日朝政局的影响,几乎一笔未提。如果更名为,明代对日本的认识,似乎更为妥当。比较讽刺的是,越细碎的东西反而写的越好,第四五两章价值还好一点。附录最切题,还不是作者写的……(第六章也不是)。历史学现在有的毛病,在这本书里也都体现的很明显

评分

前篇从思想史、文化史探讨东亚世界的倭寇,后篇从政治史、外交史探讨倭寇与明日关系,全书是作者数篇论文的有机组合,个人认为在广义的倭寇研究上较前有所突破,尤其是对传统认知下的明日交往中的经济原因做了深入批判,提出了无论是何种原因皆要考虑到背后的东亚“秩序”,相较于经济利益,明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秩序与政治伦理才是外交关系变化的内在原因。美中不足的是,第224页的附录中误将谢用梓作谢国梓。

评分

非常直观的横向和纵向比较的写作手法。明代对日的态度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