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中的少年

风景中的少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奥地利] 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
出品人:
页数:460
译者:李双志
出版时间:2018-2
价格:5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49381
丛书系列:俄耳甫斯诗歌译丛
图书标签:
  • 霍夫曼斯塔尔
  • 诗歌
  • 奥地利
  • 德语文学
  • 奥地利文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诗歌
  • 风景
  • 少年
  • 成长
  • 旅行
  • 自然
  • 情感
  • 回忆
  • 青春
  • 探索
  • 梦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风景中的少年:霍夫曼斯塔尔诗文选》包含诗歌,诗剧,散文,为国内首次全面译介霍夫曼斯塔尔。

他是哈布斯堡王朝最后的缪斯,被里尔克、茨威格、格奥尔格尊为“昨日的世界”的代表,是一代人的精神首领。

他也是唯有济慈和兰波可比肩的少年成名的奇才,年仅十六七岁便以其不朽的诗与至今不可超越的散文在德语文学中青史留名。

“生命,梦幻与死亡”这个主题,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他的散文、他的对话、他的诗歌中每一个韵律悠扬而优美动人的措辞都浸透了死亡之美,成为唯美至颓废的绝佳象征。他执意用美的文字,写出唯美与枯萎和速朽之间的宿命般的关联,并呈现出罕见的梦之质地。

内含霍夫曼斯塔尔自选最佳诗歌,重要诗剧(《愚人与死亡》《提香之死》《白扇记》《昨日》)和代表散文作品(《谈诗》)。国内首次译介。

作者简介

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

新浪漫主义派及象征主义派诗人、剧作家、散文家。

出生于维也纳,是富商后裔、受封贵族,亦是文坛传奇。

16岁开始发表作品,其诗呈现出罕见的轻盈俊逸和宛如天成的精致完满,随即赢得了“神童”的雅称。他是19世纪末维也纳炙手可热的少年诗才,唯有彼时的济慈和兰波可比肩。

后主要转入诗剧的创作,以《昨日》《提香之死》《愚人与死神》《白扇记》为代表,延续了与诗歌相同的主旨和风格。这个赫尔曼•布洛赫推崇的“现代那喀索斯”,一如希腊神话中那个因迷恋自己倒影的美貌而早夭,继而化为水仙花的少年,他用美编织出光华与颓败,恋生与念死缠绕的绮丽之梦。“生命,梦幻与死亡”这个主题,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

晚期致力于革新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和巴洛克戏剧,改编了多部古希腊悲剧。后与马克斯•莱因哈特等人一起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并与理查德•施特劳斯合作写了多部歌剧,如《玫瑰骑士》《失去影子的女人》《埃及的海伦娜》等。

茨威格、里尔克尊他为时代的首领,他是那个时代最精美也最纤弱的文化符号,象征着逝去的“昨日的世界”,是哈布斯堡王朝分崩离析前最后一缕瑰丽的余晖。

目录信息

纪念霍夫曼斯塔尔(托马斯•曼)

春尚早
有此一生
世之隐秘
三行体
外部生活之谣曲
强大魔力之梦
有的人自然……
两人
生命之歌
你的面容……
沉夜不祥
寄语
对话
旅歌
短歌三则
幸福之屋
天将晓
风景中的少年
交游之群
一个男孩
写给一幼童的诗行
少年与蜘蛛
中国皇帝说
祖母与孙儿
船上厨子,一位囚徒在唱:
年迈男子对夏日的渴慕
世界是什么?
有问
为我……
你可看到那城市?
思想幽灵
繁花满树
一个亡灵的阴影……
致一位匆匆而过者
我的花园
花园女工的一双女儿

晨昏朦胧雨
梅露西娜
当那夏日早晨清冽地……
生命,梦幻与死亡……
我熄了那灯……
孩子的祈祷
从船上走下
世界与我
因为我知道……
“作品”是死的岩石……
在我走近,在我落脚之处……
春日里的黄昏
南方的月夜
箴言诗
诗剧
昨日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第七场
第八场
第九场
第十场
提香之死
愚人与死神
白扇记
散文
谈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2018-12-17 10:51:45 作者:李双志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小他七岁的茨威格,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岁月里,用凄婉而恋慕的笔调写他:是唯有济慈和兰波可比的少年成名的奇才...

评分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2018-12-17 10:51:45 作者:李双志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小他七岁的茨威格,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岁月里,用凄婉而恋慕的笔调写他:是唯有济慈和兰波可比的少年成名的奇才...

评分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2018-12-17 10:51:45 作者:李双志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小他七岁的茨威格,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岁月里,用凄婉而恋慕的笔调写他:是唯有济慈和兰波可比的少年成名的奇才...

评分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2018-12-17 10:51:45 作者:李双志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小他七岁的茨威格,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岁月里,用凄婉而恋慕的笔调写他:是唯有济慈和兰波可比的少年成名的奇才...

评分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2018-12-17 10:51:45 作者:李双志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小他七岁的茨威格,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岁月里,用凄婉而恋慕的笔调写他:是唯有济慈和兰波可比的少年成名的奇才...

用户评价

评分

没有令人失望的年度惊喜,年度等待与年度推荐(早在知网上看到die Beiden后便念念不忘)。 前十七首被誉为“无懈可击”之少作确实无懈可击(而《天将晓》是一支首尾相衔尤其完美的环,出声念一遍便可知)。 霍夫曼斯塔尔试图以“象征”幻化自我(“灵魂中波动的情绪”),令肉身融入世界(“永恒的自然”),以捕捉那“无尽的安宁的东西”(诗歌与死亡)。而在这一过程中,“唯一甜蜜之处”在于主体得以交付出“自身沉重所在的一部分”(私觉此点几乎可以概括德国象征主义诗歌对“象征”的独特理解与贡献了或许不全面)。 诗集年度最佳了。

评分

霍夫曼斯塔尔好似一个王尔德式的少年天才,但又比后者远为成熟稳重。世纪末的维也纳(茨维格所谓「昨日之世界」)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城市,各种文化杂处其间,既有马勒这样以惊世骇俗的音乐作品预言现代世界的先锋艺术家,也有霍夫曼斯塔尔这样毕生描绘「生命、梦幻与死亡」的造梦者。这位青年时代就让施尼茨勒叹为天才,认为可与莎士比亚、但丁比肩的诗人、剧作家,将德语的唯美性开凿殆尽,诗文雪肤花貌,柔若无骨。同马勒一直信心满满认为「我的时代终将到来」相反,霍氏似乎同普鲁斯特一样始终留恋着即将逝去的时代,或在世纪末的黄昏墓景中哀惋流连(《白扇记》),或追怀已经远去的黄金年代(《提香之死》)。如果在其作品中寻找某句概括霍氏的核心美学思想,那就该是:「那一江奔流的水上,云儿投下的影子纵然虚空,却也空不过我们称为生活之物。」

评分

酒神孕育下开智的另一支系,但不管这样的路线多么缠绕曲折,目地都是超越型语言,兰波没做到,霍夫曼更没做到。富贵人家,既接受玛瑙绿石也赞美晦暗窒息,精美文化代表,品德真好4.3

评分

真好啊。云蒸霞蔚,有狄奥尼索斯式的激情和钻石星辰般的璨亮,让我想到美酒的芳醇、蜂蜜的浓郁、醴泉的甘甜与玫瑰的馨香,难怪译者的书评会把他与兰波联系在一起。

评分

觉得好,尤其诗论和诗剧,不掺半分对里尔克和茨威格的私心。说真的,奥地利是有神停在上空的吧…光芒照耀我滴爱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