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与心

事与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俊
出品人:
页数:337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
价格:3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1216378
丛书系列:清华国学丛书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浙学
  • 理学·理学史
  • 国学
  • 哲学
  • 儒学
  • 浙东学术
  • 明清史
  • 哲学
  • 心灵
  • 存在主义
  • 人生思考
  • 自我认知
  • 意识
  • 体验
  • 感悟
  • 内省
  • 精神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中国近世哲学与思想史上,区域性思想流派的形成与互动是一个非常显见的现象,整个近世思想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亦因此得以建构与演化。从长时段来看,如从宋到清,乃至清末民初,浙学在其中扮演了极具特色而又极富活力的角色。

浙学在自身演化的每个阶段,或建构已有的传统,或表达共同的识见,或追步前人的志业,不仅既有意无意地使自身的学术传统得以赓续,又先后形成了在近世中国的学术思想世界中具有坐标性质的南宋事功学、明代心学、清代浙东史学,而且更昭示了浙学自身的精神维度——外在的活动与内在的精神,即事与心。

浙学对事功学与心学同等重视。心与事的反向诉求在浙学的传统中不仅没有构成精神的分裂,相反,彼此恰成为对方存在与生长的前提与动力。思想者们沿此维度展开他们的论学,表证他们的关怀。尤有意味的是,在今日浙江,从政府到民间,从学者到商人,这一传统依旧,而且不断地被呈现出来。

作者简介

何俊,1963年生,浙江长兴人,哲学博士,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曾任教于杭州大学(1986—1998),浙江大学(1998—2010),并在哈佛燕京学社任访问学人(2001—2003)。主要专著有《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1998)、《南宋儒学建构》(上海,2004),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另编有《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四册,上海,2004—2007),《余英时学术思想文选》(上海,2010)。

目录信息

《清华国学丛书》总序

自序
第一篇 深于学必能合乎内外之道
宋代永嘉事功学的兴起
郑伯熊与南宋绍淳年间洛学的复振
论南宋的永嘉事功学
陈亮解经、系谱与南宋儒学的建构
叶适的士风与学风
叶适论道学与道统
叶适与朱熹道统观异同论
第二篇 悬空想个本体不过养成个虚寂
洛学向心学的转化
——论王苹、张九成思想走向
心学何以会归禅
刘宗周的改过思想
第三篇 言性命者必究于史
晚宋儒学的转型与解经方法的变化
论《明夷待访录》的政治思想
论《明夷待访录》的经世观念
思想史的界定与门径
——以两部学案为例
宋元儒学的重建与清初思想史观
——以《宋元学案》全氏补本为中心的考察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以为只是单篇论文依照主题凑泊而成之专书,细究后发现实有统贯之主题,但若不细读似乎较难玩味,个人感觉非仅“事与心”三字就涵括之。尤其是《思想史的界定与门径——以两部学案为例》《宋元儒学的重建与清初思想史观——以<宋元学案>全氏补本为中心的考察》两文,将何老师以细节切入又能加以长时段、大视野考察的驾驭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评分

15年末,偷偷加一本烂尾的“读过”吧……告慰又一年的虚耗。

评分

本以为只是单篇论文依照主题凑泊而成之专书,细究后发现实有统贯之主题,但若不细读似乎较难玩味,个人感觉非仅“事与心”三字就涵括之。尤其是《思想史的界定与门径——以两部学案为例》《宋元儒学的重建与清初思想史观——以<宋元学案>全氏补本为中心的考察》两文,将何老师以细节切入又能加以长时段、大视野考察的驾驭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评分

15年末,偷偷加一本烂尾的“读过”吧……告慰又一年的虚耗。

评分

本以为只是单篇论文依照主题凑泊而成之专书,细究后发现实有统贯之主题,但若不细读似乎较难玩味,个人感觉非仅“事与心”三字就涵括之。尤其是《思想史的界定与门径——以两部学案为例》《宋元儒学的重建与清初思想史观——以<宋元学案>全氏补本为中心的考察》两文,将何老师以细节切入又能加以长时段、大视野考察的驾驭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