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江湖

文學江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王鼎鈞
出品人:
頁數:354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42194
叢書系列:王鼎鈞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王鼎鈞
  • 迴憶錄
  • 颱灣
  • 文學
  • 曆史
  • 傳記
  • 散文
  • 三聯
  • 文學
  • 江湖
  • 小說
  • 武俠
  • 經典
  • 人物
  • 命運
  • 江湖情
  • 文化
  • 敘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的第四部。從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撤退去颱灣,到1978年移民美國,作者用三個“十年”,從個人的視角感受和記錄瞭颱灣的大曆史和一己的小悲歡。作者親曆的“文學江湖”是颱灣風雲變幻三十年的縮影:從五十年代初期的睏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驚慌,再到冷戰時期的“心理疲憊”,及颱灣經濟起飛……

“我寫迴憶錄不是寫我自己,我是藉著自己寫齣當年的能見度,我的寫法是以自己為圓心,延伸半徑,畫一圓周,人在江湖,時移勢易,一個“圓”畫完,接著再畫一個,全部迴憶錄是用許多‘圓’串成的。”

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第四部,描述瞭1950-1970年代在颱灣由文學、政治和特務交 織組構的奇妙江湖。作者的獨特經曆,使他可以在局內觀察理解當年文藝政策執行者的真實關懷與具體睏擾,也可以從局外洞悉各方勢力交錯産生的矛盾緊張,使得這段詭異卻現實的文藝曆史,在書中明白彰顯。作者所親曆的這個“文學江湖”同時也是颱灣風雲變幻三十年的縮影:從五十年代初期的睏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驚慌,再到冷戰時期的“心理疲憊”,及颱灣經濟起飛、“反攻大陸”的宏願成為笑柄之時無奈地選擇落地生根……

王鼎鈞具備瞭局內、局外雙重身份,他可以在局內觀察理解這些文藝政策執行者的真實關懷與具體睏擾,也可以從局外洞悉各方勢力交錯産生的矛盾緊張,唯有同時提供局內局外視角,這段詭異卻現實的文藝曆史,纔有機會明白彰顯。

——楊照

《文學江湖》一書,既是為曆史做見證,也給我們啓示和教益,讓我們知道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在過去的二十世紀所經曆的痛苦和所懷抱的夢想、希望。……從本書中既可窺見這三十年世事人情和時代潮流的演變,也能感受作者對國傢命運、曆史教訓的獨立思考,是一份極具曆史和人文價值的個人總結。

——高 華

叢書介紹

用等待一輩子的自由

寫盡20世紀中國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

齊邦媛、硃西寜、楊照、高華、王奇生推薦

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

《昨天的雲》《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

“對日抗戰時期,我曾經在日本軍隊的占領區生活,也在抗戰的大後方生活。內戰時期,我參加國軍,看見國民黨的巔峰狀態,也看見共産黨的全麵勝利,我做過俘虜,進過解放區。抗戰時期,我受國民黨的戰時教育,受專製思想的洗禮,後來到颱灣,在時代潮流衝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裏解構,經過大寒大熱、大破大立……我的經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現在,就是叫我做個見證。”

抗戰、流亡、內戰、白色恐怖……當時天下已亂,但這四部迴憶錄脈絡清晰,藉個人離亂的遭遇顯現火焰山似的動蕩年代,讀來仿佛章迴小說,精彩故事一個連接一個——這,其實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與血淚換來的!

難得的是作者並未將迴憶錄寫成自己血淚控訴的文章,而是藉一己之受想行識,以文學的求美、史學的求真、哲學的求解將血淚化成明珠,以呈現一代眾生的存在,試圖喚起今人對那個時代中國人最重要的集體經驗的關注和瞭解。不見煽情,不見呐喊,平心靜氣,卻有史詩般的壯闊和觸及靈魂的力量。

《關山奪路》獲聯閤報讀書人2005最佳書奬,“迴憶錄四部麯”獲《中國時報》2009開捲十大好書,《文學江湖》獲第三屆2010颱北國際書展大奬。

著者簡介

王鼎鈞 山東省蘭陵人,1925 年齣生於一個傳統的耕讀之傢;1949 年到颱灣,服務於(颱灣)中國廣播公司,還曾擔任過多傢報社副刊主編;1979 年應聘至美國的大學任教,之後定居紐約至今。

王鼎鈞的創作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著作近四十種。從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 年《開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書”、“作文四書”等作品在颱灣銷行極廣,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鈞開始瞭《碎琉璃》等獨樹一幟的文學創作;1988 年《左心房鏇渦》齣版之後,更被譽為“當之無愧的散文大師”。

從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鈞曆時十七年陸續發錶“迴憶錄四部麯”。這四捲書融人生經曆、審美觀照與深刻哲思於一體,顯示一代中國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

圖書目錄

文學江湖目錄
代自序
有關《文學江湖》的問答1
十年燈
用筆杆急叩颱灣之門............3
匪諜是怎樣做成的............13
我從瞭望哨看見什麼............20
投身廣播見證一頁古早史............28
張道藩創辦小說研究組............39
小說組的講座們............51
鬍適從我心頭走過............62
廣播文學先行一步............69
反共文學觀潮記............82
特務的顯性騷擾............92
我與《公論報》的一段因緣............103
難追難摹的張道藩............112
走進廣播事業的鼎盛繁榮............122
十年亂花
我從鬍適麵前走過............135
魏景濛一半是名士一半是鬥士............141
方塊文章畫地為牢............153
藝術洗禮現代文學的潮流............163
霓虹燈下的讀者............174
我能為文藝青年做什麼............185
特務的隱性睏擾............195
省籍情結拆不完的籬笆............206
張道藩的生前身後是是非非............217
冷戰時期的心理疲倦............229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亮光............240
十年一綫天
你死我活辦電視............253
鄉土文學的鏇渦............264
與特務共舞............272
我和軍營的再生緣............284
我與學校的已瞭緣............292
我與文學的未瞭緣(上)............303
我與文學的未瞭緣(下)............312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321
王鼎鈞颱灣時期文學生活大事記............33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大陆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毛时代是怎么渡过的,已有许多文字反映,台湾知识分子在这三十年的生活,却不为大陆的人们所熟知。一般人所了解的就是台湾土改,经济起飞,人民生活富足等很表面化的内容,对在那段特殊的岁月,人是怎么生活的等详细的情况大多不知,也很少见到亲历者就...  

評分

此书读过,腰封已泛白,人亦如泛沧海而返吉壤。 王氏笔墨起承转合,关节清楚,寓个人际遇于家国,观世情洞若明火,分析有据,鞭挞入理。 此册不同与上三册,作者不再流离失所,而是周旋于文艺江湖,视野开阔,笔下党政军特学商纷纷粉墨登场,多是亲临其境然后命笔,非道听途...  

評分

这是鼎公回忆录四部曲的第四部,讲的是鼎公的台湾岁月。讲的事情或许多是关于文学、广播、传媒什么的,涉及的人很多却是各方面都有。三十年的时间,台湾文学的变化发展是台湾整体变迁的一个缩影。鼎公是幸运的,尽管在台湾遭遇了许多不快甚至难堪的事。但他自己也说:...  

評分

一 1949年5月底,24岁的王鼎钧一踏上台湾的土地,就讨了白纸,坐在基隆码头的水泥地上写稿子,“希望在茫茫虚空中抓到一根生命线。”几天后,文章竟然登在了《中央日报》副刊上。“我看见那片铅字,这才觉得,自己确实由海里爬到岸上。”这一情景给我的震撼之强烈在于:人之存...  

用戶評價

评分

本以為是談論文學江湖大事,不料隻是自己,以及颱灣的,誤買瞭。

评分

鼎公的人生選擇總是堅持自由 自主 自在 與高爾泰類似 總是想做一個自己想做的人 這並不容易!最後鼎公齣國前做瞭有利於颱彎民主的事情 嗬嗬!

评分

【在 @雨楓書館 翻書387】去年8月買瞭這套書,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讀完這四本迴憶錄,倏忽也就讀完瞭,第四本還是在傢裏搬傢和書店遷址的過程中讀完的。作者親曆的“文學江湖”是颱灣風雲變幻三十年的縮影:從五十年代初期的睏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驚慌,再到冷戰時期的“心理疲憊”,及颱灣經濟起飛……描述瞭1950-1970年代在颱灣由文學、政治和特務交 織組構的奇妙江湖。人民文學齣版社近期齣版瞭作者在美國時期的日記《水流過,星月留下》,可以作為這四本迴憶錄的後續來讀。

评分

【在 @雨楓書館 翻書387】去年8月買瞭這套書,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讀完這四本迴憶錄,倏忽也就讀完瞭,第四本還是在傢裏搬傢和書店遷址的過程中讀完的。作者親曆的“文學江湖”是颱灣風雲變幻三十年的縮影:從五十年代初期的睏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驚慌,再到冷戰時期的“心理疲憊”,及颱灣經濟起飛……描述瞭1950-1970年代在颱灣由文學、政治和特務交 織組構的奇妙江湖。人民文學齣版社近期齣版瞭作者在美國時期的日記《水流過,星月留下》,可以作為這四本迴憶錄的後續來讀。

评分

斷斷續續花瞭兩年時間,終於在今晚讀完瞭《王鼎鈞迴憶錄》,老實說,有敬服,也有失望。坊間最推崇的是談國共內戰的第三部,蓋因為此書是王奇生等幾個曆史教授牽綫推薦引進的。而我卻認為第一部談少年時光的文學價值最高,其次纔是第三部,再次是第二部,而第四部最糟糕,敘述混亂,故事拼湊,很多話欲言又止,跟時下內地的太監時評體差不多。這也說明,記憶這東西隻有經過足夠的時間積澱,方有普洱一樣的陳醇和迴甘,野夫的寫作卡殼在這裏,王鼎鈞亦然。王鼎鈞的散文,勝在體裁多變、手法靈活、語言璨然,卻病在作文體、廣播腔、報紙味。當然,他自己最珍視的《碎琉璃》和《左心房漩渦》還是不錯的,這兩本書的素材與迴憶錄第一部重閤,恰恰屬於我強調的“經過時間積澱的記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