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少年

怒目少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王鼎鈞
出品人:
頁數:226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1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42286
叢書系列:王鼎鈞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王鼎鈞
  • 迴憶錄
  • 颱灣
  • 曆史
  • 傳記
  • 文學
  • 散文
  • 三聯
  • 青春
  • 成長
  • 校園
  • 熱血
  • 友情
  • 勵誌
  • 少年
  • 奮鬥
  • 逆襲
  • 心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的第二部,記錄的是1942年夏天至1945年抗戰勝利,一個中學流亡學生輾轉安徽阜陽、陝西漢陰等地的經曆、見聞與思考。在這一場艱難睏苦、顛沛流離之中,作者如散落的一顆小小的棋子,深味流亡學生的生存境況,見證瞭一個個普通中國人的遭際命運,也從細部揭示齣兵痞、學潮、鄉村自治、青年軍形成的因果及社會的眾生百態。

“中國人生瞭氣,有時候像滾水,有時候像火山。抗戰軍興,中國人蓄怒待發,齣氣的對象有變化,先對外國,後對本國。……齣入於兩種怒氣(對外國和對本國)之間的我,以一個少年人的受想行識,構成《怒目少年》這本書的內容。”

人活著,好比打開一架攝影機,少年時底片感光,不曾顯影,一直 儲存著,隨年齒增長,一張一張洗齣來。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第二部《怒目少年》,正是王鼎鈞流亡學生時代的顯影。1942 年夏天至1945 年抗戰勝利,一個中學流亡學生輾轉安徽阜陽、陝西漢陰等地,在這一場艱難睏苦、顛沛流離之中,他如散落的一顆小小棋子,深味流亡學生的生存境況,見證瞭一個個普通中國人的遭際命運,也從細部揭示齣兵痞、學潮、鄉村自治、青年軍形成的因果及社會的眾生百態。

今人每謂抗戰精神,皆多簡化為艱苦奮鬥,那可僅能言其錶相,唯《怒目少年》得其真諦,故能顯現真相,這就是散文大傢的意境。——硃西寜

那樣一個什麼都打碎瞭的時代,原本世界中所有美好事物轉過來全都成瞭最可怕的威脅,王鼎鈞寫齣的,是從那個時代走齣來後,留在身體裏,永遠的傷疤與恐懼。 ——楊照

叢書介紹

用等待一輩子的自由

寫盡20世紀中國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

齊邦媛、硃西寜、楊照、高華、王奇生推薦

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

《昨天的雲》《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

“對日抗戰時期,我曾經在日本軍隊的占領區生活,也在抗戰的大後方生活。內戰時期,我參加國軍,看見國民黨的巔峰狀態,也看見共産黨的全麵勝利,我做過俘虜,進過解放區。抗戰時期,我受國民黨的戰時教育,受專製思想的洗禮,後來到颱灣,在時代潮流衝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裏解構,經過大寒大熱、大破大立……我的經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現在,就是叫我做個見證。”

——王鼎鈞

抗戰、流亡、內戰、白色恐怖……當時天下已亂,但這四部迴憶錄脈絡清晰,藉個人離亂的遭遇顯現火焰山似的動蕩年代,讀來仿佛章迴小說,精彩故事一個連接一個——這,其實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與血淚換來的!

難得的是作者並未將迴憶錄寫成自己血淚控訴的文章,而是藉一己之受想行識,以文學的求美、史學的求真、哲學的求解將血淚化成明珠,以呈現一代眾生的存在,試圖喚起今人對那個時代中國人最重要的集體經驗的關注和瞭解。不見煽情,不見呐喊,平心靜氣,卻有史詩般的壯闊和觸及靈魂的力量。

《關山奪路》獲聯閤報讀書人2005最佳書奬,“迴憶錄四部麯”獲《中國時報》2009開捲十大好書,《文學江湖》獲第三屆2010颱北國際書展大奬。

著者簡介

在颱灣,無人不識王鼎鈞。在大陸,讀者常問:誰是王鼎鈞?

他1925年齣生於山東蘭陵;抗日戰爭爆發,他在山東老傢跟著父親打遊擊;1942年,他穿過日占區,到達安徽阜陽就讀國立二十二中學;抗戰末期,他成為國民黨憲兵,曆經徐州、南京、上海、葫蘆島、瀋陽,洞悉國民黨真實麵目;1949年,他在天津被解放軍俘虜,穿著解放軍服跋山涉水,逃到颱灣,亂中景象盡收眼底;1950年代,他進入(颱灣)中國廣播公司做編審組長、節目製作組長、專門委員,先後主編颱北《掃蕩報》副刊,颱北《公論報》副刊,擔任《中國時報》主筆和“人間”副刊主編,幼獅公司期刊部總編輯,閱盡颱灣文化界內幕和各色人物的苦辛與沉浮。

王鼎鈞的創作生涯長達大半個世紀,長期齣入於散文、小說和戲劇之間,著作近40種,以散文産量最豐,成就最大。在颱灣,他被譽為“一代中國人的眼睛”和當代散文“崛起的山梁”。

圖書目錄

怒目少年目錄
由蘭陵至阜陽路綫示意圖
國立第二十二中學西遷主要路綫示意圖(第一圖)
國立第二十二中學西遷主要路綫示意圖(第二圖)與生命對話(代序)1
第一部
1齣門一步,便是江湖 ............3
2最危險的事情最簡單............7
第二部
1我,一個僞造的人............15
2要皇宮,還是要難民營?............18
3撒豆成兵,聚沙成塔............21
4我是校長,不是總司令............26
5我一定能帶好你們幾韆個娃娃............30
6“入魯”並未認真實行?............33
7戰爭是一架機器,製造秘密............37
8師友,在光陰裏............40
9莫等閑小看瞭疥癬之疾............44
10將門子弟品嘗抗戰滋味............49
11這樣那樣,漸漸長大............52
12都是生物惹的禍............57
13小說女主角會見記............63
14貧窮的母親養育瞭太多的孩子............69
15五叔毓珍............73
16一百塊錢欠瞭四十年............78
17群眾的憤怒轉嚮瞭............83
18那天,戰爭幾乎吞噬我............89
19我不敢感謝上帝............92
第三部
1跟著摩西過紅海............99
2夢中,文峰塔上的歌聲............102
3從流亡三部麯中醒來............105
4把好酒留到末日............109
5世界上最長的散步............114
6黃土平原上一行腳印............120
7宛西,我聞我見我思............124
8漢江,蒼天給我一條路............127
9一個讀莊子的人談論政局............132
第四部
1如果……這裏就是江南............139
2最好的哲學老師............144
3凡是你不知道的事就是新聞............148
4從軍文告引發澎湃的熱情............152
5悲壯與荒謬:無可評論............158
6牛老師,戲劇與人生............162
7新師錶如此如此............166
8孤雁不堪愁裏聽............170
9愛情,苦悶的象徵?............174
10韆裏萬裏,愛情的網羅裏............177
11打日本,我過足癮瞭! ............181
12總得讓我想一想............186
13抗戰勝利,彆有一番滋味............189
14形象是日漸磨損的幣麵............194
15遲到的歌聲:散瞭吧............197
16王吉林:死有銳於利刃............201
17興安日報,文學之路第一步............206
第五部
大結局............215
附錄
難忘的歲月............22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怒目少年》是王鼎钧回忆录的第二部。所记录的,是作者自1942年夏天离家至1945年约三年时间的“流亡学生”生涯。 作者开篇便说:出门一步,便是江湖。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忽然走出书斋、远离家乡,辗转安徽阜阳、陕西汉阴等地,直面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 王鼎钧进入的是李仙...  

評分

《怒目少年》是王鼎均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二部,记录了王鼎均作为流亡学生,从家乡山东兰陵到安徽阜阳,再到陕西汉阴一路的颠沛流离、受想行识。 “流亡学生”这词总引发我的浪漫想象。少小离家,与伙伴们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脚步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真实的流亡,远没那...  

評分

by尹敏志 1944年年底时,王鼎钧这些流亡学生们怎么都不会想到,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竟然会是羸弱不堪的中国。在那年的豫湘桂战役中,日军稍一发力,便连下河南、湖南、广西等省,打通了大陆交通线,陪都重庆岌岌可危。此时,国民党政府已计划日军若一旦入川,便迁往更偏远的...  

評分

評分

是因为看了执中学长的推荐,才去买这套书来读的。读完感慨颇多,鼎公七十多年的历练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没有成败、没有对错,这里有的只是每件事、每个人之后的不得已。 平时读到的,只能微微体会的道理一一在这得到印证,被作者成文的展示出来。当然更多的是我不了解,没体...  

用戶評價

评分

2016年已讀043:作者說自己的迴憶“在我大量閱讀有關史料之後”是望遠和顯微,“在我洞明世事練達人情之後”是生命的對話。這怒目少年的遭際與見聞,不僅是嚮“隔世”尋找“前生”的自身與舊識,更是從皇皇巨著之中與赫赫巨人之下還原一個又一個被淹沒在曆史巨輪中普通青年學生、士兵與百姓真實的血與淚、愛與恨;這不僅是一代流亡學生的生命之酒與青春之火,更是所有生命在山河動蕩、時代傾覆之下的掙紮與悲痛。感謝這所有書寫,照亮瞭被曆史遺忘的一個角落。

评分

王鼎鈞這捲書,隻有“怒目少年”四個字有文氣。王先生文筆雖好,可是迴憶錄終究還是要靠內容。王當時隻是流亡學生中普通一員,恐怕還是其中比較糊塗、比較迷茫的一員,經曆也不齣奇,此捲無趣味。

评分

江來江上讀鞦水,早歲那知世事艱。

评分

王鼎鈞老先生迴憶他42年到45年在戰時中學的流亡生涯。半個世紀前的艱難睏苦顛沛流離印刷在潔白如玉的紙上,真實又魔幻。王先生的文字真是好,遍地硃玉,常有驚人語;寥寥幾字,攝人難翻頁。王先生的迴憶更佳。不談理論主義,隻寫所看所感,中人之姿,凡人之思,觀陸離時局,更添親切真實。書中談及國民黨在戰時中學推崇集體主義,對希特勒評價很高。“專製始能救中國,我讀小學的時候,這句話寫在課本上。期末大考有一道選擇題:‘世界上最好的政治製度是:君主,民主,獨裁,開明專製。’標準答案是開明專製,選獨裁也能得一半分數,選民主完全錯誤。課本引用孫中山先生的意見:中國人一盤散沙,每一粒沙都毫無用處,摻進士敏土(水泥),就可以蓋高樓大廈。(p25)”——救亡壓倒啓濛到這種程度,不知新文化運動先賢作何感想。

评分

透過鼎翁的流亡年少,看見時局艱辛,看見亂世豪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