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云

昨天的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王鼎钧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2200
丛书系列:王鼎钧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王鼎钧
  • 回忆录
  • 台湾
  • 传记
  • 历史
  • 文学
  • 散文
  • 昨天的云
  • 昨天的云
  • 成长
  • 回忆
  • 青春
  • 情感
  • 文学
  • 小说
  • 心灵
  • 时光
  • 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一部,写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及种地劳作信手拈来;同时将个体的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在朴素无华中显示出一种深度和力量。

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齐邦媛、朱西宁、杨照、高华、王奇生推荐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 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一本回忆录是一片昨天的云,使片云再现,就是这本书的情义所在。

——王鼎钧

为什么王鼎钧在写了《碎琉璃》和《左心房漩涡》这样空灵的抒情诗式的散文、小说之后,会开始写由绚烂归于平淡的自述呢?应是不仅因为此时“人生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吧。昨天的云是实际人生,是父母呵护的童年,到战争洗礼,炮火中初识折腰大地的岁月升腾而成,其中充满了人间至深至纯的情义。

——齐邦媛

作者简介

王鼎钧 山东省兰陵人,1925 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 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 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任教,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 年《开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了《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 年《左心房旋涡》出版之后,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

从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目录信息

目 录
兰陵及附近有关地图
本书中所述及的兰陵(1941年)小序1第一章吾乡 ............1
第二章吾家 ............13
第三章我读小学的时候 ............29
第四章荆石老师千古 ............47
第五章血和火的洗礼 ............61
第六章战神指路(一) ............75
第七章战神指路(二) ............87
第八章战争的教训 ............101
第九章折腰大地 ............115
第十章田园喧哗 ............131
第十一章摇到外婆桥 ............147
第十二章热血未流 ............163
第十三章插柳学诗 ............183
第十四章母亲的信仰 ............20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早上天冷,懒得起床,便窝在被窝里将《昨天的云》给看完。这本书是王鼎钧先生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一部。虽说之前已看过鼎公回忆录四部曲中的第二部《怒目少年》,但幸好鼎公的回忆录四部曲时间断层比较清晰,即使不按照从第一部到第四部的顺序来读,也并没有不连接之感。 这本书是...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者作为兰陵人,对山东煎饼感情深厚,文中提了太多次,大晚上的看得我好饿,于是都给摘抄了出来。(关注点跑偏……) 家乡的主食叫“煎饼”,乡音近似“肩明”。煎饼是用石磨把小麦黄豆磨成稠糊,再放在铁鏊子上烙成,所以推磨是人生大事。 (总算知...  

评分

我也忘记了为什么书单中有这本书,作者王鼎钧,我也是第一次读他的书。属于台湾人写得回忆录,虽然他移居定居海外。他的回忆录一共有四本,昨天的云是第一本。写他小时候发生的在家乡兰陵的事情。我想也只有离开自己家乡的人才能把家乡写得那么美。即使是在抗日时期,在家乡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不是在写历史,历史如云,我只是抬头看过;历史如雷,我只是掩耳听过;历史如霞,我一直思量“落霞与孤鹜齐飞”何以成为千古名句。 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史诗。 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长篇小说。 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连续剧。 我以为都不是。人的一生只能是一部回忆录,是长长的散文。

评分

很一般啊。。

评分

假如我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者,会把这本书的序选进教材,并加上背诵全文。厚重又不压抑,辽阔又不苍茫,浓一点就喘不过气,淡一点又缥缈遥远,不偏不倚,笔下力度刚刚好,好难。

评分

王鼎钧序言里说自己要写的是情义,但通篇看完,我倒是觉得他的文笔冷酷得很。但转念一想,这样才对,唯有将人世间的虚情假意看透,才真正热烈得起来。鲁迅便是一个例子。

评分

《昨天的云》终止于作者十七岁离开在沦陷区的家乡去国统区的阜阳读中学。然而就是这样一段少儿记忆,我们看到了旧时代村镇里形形色色的人物:遗老、缙绅、县长、军官、士兵、土匪、地主、长工、贫农、乞丐、传教士、行医骗子;了解到鲁南农村的风土人情:摊煎饼、割麦子、上私塾、上新学、写复古诗、演爱国剧、打高粱叶子与野合、遭遇蝗灾与吃蝗虫、投井与淘井、世家子弟与异乡人, 还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逃难、大轰炸、打游击。对土地和传统都很陌生的人来说,这些都是犹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的长卷,而且难得笔法细致,画风清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