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去世已經八十多年,不論環境如何變化,他一直都活在我們的心中,他仍然是一位飽學憂患之士。隨著歲月的推移,隨著他的著作的流傳,讓我們更加思念。王國維先生的女兒王東明女士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她年屆百歲,有關父親的種種,世人談論甚多,她是唯一尚存的兒女,應該將父親的事跡寫下來,留供世人參考。因此,她根據各種資料、過去撰寫的文章、和不斷的回憶,予以口述,再由好友李秋月女士整理執筆,留下記錄。
王東明
國學大師王國維之女,民國二年(1913年)出生於日本京都,隨父母返國後,曾寄養外祖母家六年,故未能及時入學。民國十四年(1915年)返回北京清華園,由父親親授孟子、論語。後因父親自沉,中斷學業。民國十七年(1928年)夏,以十六歲超齡就讀小學五年級,直到高中畢業考入南京中央大學,至抗戰開始輟學。抗戰初期,全家在上海租界避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冬,在西安雍村小學任教五年。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夏,來臺執教高雄進修小學,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與江蘇監城陳秉炎結婚,並在泰北中學女生部任教兩年。隨夫婿秉炎、居住永和地區的親友,創立消費合作社,承辦中央公教人員實物配送業務,從此成為服務業的先驅人員,為當時臺灣的公務人員,盡了一份心力。七十歲退休,出遊美國及東南亞,秉炎過世後,獨居臺北,心胸開闊,為老年親友所稱羨的「百歲老人」。
文/柳已青 王国维一生贫寒,又不擅营生,为致力于学术研究,受人济助,受人掣肘,非常无奈。因此,他希望子女不走他的老路,能自强自立,有一技之长,不管学术成就如何,生活的安心自足最为重要。这些切身感受,应是与罗振玉打交道过程中产生的。考察王国维一生与罗振...
评分与王国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王国维之名估计大多人都曾听闻过,只是对其人与才学成就是否熟悉则另当别论。像我对王国维也只是慕名许久,并珍藏着他最著名于世的作品《人间词话》,仰慕其富超五车的才学。至于其它,确实并未深入了解。这一回读《王国维家事》正是一探大师风采的...
评分文/夏丽柠 凡人也好伟人也罢,若想真正地了解一个人,日常琐事必是一个重要的来源。人,生而有父母,死后有子嗣,这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类群居组合。透过家族史来解读一个人比单纯地研究个体来得更丰富,更有血有肉。 我喜欢读人物传记和家族史,仿佛那不再是一簇簇油墨扑鼻的...
评分从小就喜欢看杂志上那些样板间的设计,无论是家居用品的选择、配色的基调还是风格的多样,都是我所喜欢的。经常会想,什么时候自己能有一间这样的房子啊。即使高贵的房价也没有让我们低头,我依旧奋斗在买房的路上。租房也不是不可以,但一想到自己不会久待,也不完全属于自己...
评分文/夏丽柠 凡人也好伟人也罢,若想真正地了解一个人,日常琐事必是一个重要的来源。人,生而有父母,死后有子嗣,这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类群居组合。透过家族史来解读一个人比单纯地研究个体来得更丰富,更有血有肉。 我喜欢读人物传记和家族史,仿佛那不再是一簇簇油墨扑鼻的...
长得真像王国维,内容没啥看头,回忆录之类往往自己加戏
评分长得真像王国维,内容没啥看头,回忆录之类往往自己加戏
评分琐碎无聊的事太多,许多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地方反而语焉不详。让老人自行发挥而不请专业的口述历史人员访问,结果就是这样。另外没收入王东明以前写过的忆父文章也是一大败笔。
评分大陸也近期也即將推出。
评分长得真像王国维,内容没啥看头,回忆录之类往往自己加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