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混沌

走向混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作者:从维熙
出品人:
页数:455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0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36595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从维熙
  • 纪实
  • 历史
  • 知识分子
  • 中国
  • 随笔
  • 2016阅读
  • 科幻
  • 哲学
  • 未来
  • 社会
  • 人性
  • 探索
  • 思想
  • 变革
  • 未知
  • 命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走向混沌三部曲(增补版)》分为忆混沌之初;梦断“桃花源”;离离“原上草”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反右回忆录;劳改队纪事;在昔日乾隆帝狩猎的行宫旁;初识冰冻的汾河;天堂与地狱相隔并不遥远等。

作者简介

从维熙,1933年生,河北玉田人。当代作家。曾任小学教师、报社记者。1956年开始专业创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劳改农场、矿山做工。1978年重返文坛。曾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1950年发表处女作,1955年出版第一部散文小说集《七月雨》;1956年至195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曙光升起的早晨》和长篇小说《南河春晓》。1978年重返文坛,《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风泪眼》获全国一、二、四届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北国草》在全国和北京获得优秀文学奖;《断桥》获优秀文学作品畅销奖;电影剧本《第十个弹孔》获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根据其小说《伴听》改编的电影《聊聊》获大学生电影节奖;长篇小说《裸雪》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奖。1995年《从维熙文集》八卷问世。1999年作者回眸右派劳改生活的长篇纪实作品《走向混沌》三部曲出版,并多次再版,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至2010年底,共出版著作62部(包括在港台地区出版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韩和塞尔维亚语在国外出版。

目录信息

第一部 忆混沌之初
上篇 反右回忆录
寒春苦夏的混沌之初
混沌之初到“第十三名”
从“状元府”走向“墓地”
在高山之谷修筑“宫殿”

下篇 劳改队纪事
从“土城”发配塞外
从“土城”押往茶淀
第二部 梦断“桃花源”
上篇 在昔日乾隆帝狩猎的行宫旁
三畲庄纪事
火与冰同流
作茧自缚的第一天
逃号张志华轶事
我的书与梦
挖湖造山的记忆
第一次回家探母
3月15日这一天
步入“桃花源”
“桃花源”的风情史
“桃花源”对岸的那位老人
中篇
“文革”的苦戏正式开锣,我的母亲脖子上被挂上“反革命家属”的大牌子
送“反革命家属”母亲还乡
远行者在大沙漠的足音
安身立命于阴山背后的小屋
下篇 重返老巢后的沉郁岁月
在西荒地五八二
“高尔基”、“低尔基”与一个女盲流
夜宿北砖窑的停尸房
与贼同醉
与牛为伍的三十多个夜晚
吕荧之殁
三个同类相继驾返“瑶池”
生命档案中的灵肉之裸
生命档案中的“马拉松”之役
“一号战备令”与一个猪圈
第三部 离离“原上草”
上篇 初识冰冻的汾河
高筑狱墙与“骆驼祥子”
祸起萧墙与“豆”“萁”相煎
四月雪与四月血
生死轮回无常——死者生,生者死
在王铁匠家栖身
我成了“煤黑子”的时候,张沪的命运出现转机
地下遇险与狐狸引路
李建源与“龟驮碑”轶事
背起了瓦斯检查器,走入犯人世界
难以忘却的两个犯人
再见了,乌金山
下篇 长治、伍姓湖轶事:生生死死,死死生
英木兰的生命传奇
逃犯姜葆琛的驿路风尘
不知道自己被判死刑的朱希
我的一次生死劫难
魂去来兮
随风飘逝——蒲公英飞过了黄河
伍姓湖——我的最后一个劳改驿站
“死门”与“生门”
无水的干湖与有水的深井
不能割裂的尾声
附录
“四书生”四十年祭——1970年的悲怆
我的青少年时代
历史的贡献一关于《走向混沌》的通信
张光年就《走向混沌》致信从维熙
从维熙致张光年前辈
陈忠实就《走向混沌》致函从维熙
从维熙回函陈忠实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是好几年前和爸爸一起逛书店时他放进我一摞小说里共同结帐的。我记得后来他大约花了几天零星读完,看得并不怎样详细,但和我说,应当好好看一看。只是忘记当时因为什么缘故,搁置了很长时间。 上半年,我用了差不多一周的时光,读完了[十年文革史]。事出偶然,竟然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几年前,在大学的图书馆,我偶然看到从维熙的《走向混沌》,很快就被这本书的内容迷住。我爱不释手的将书读完。感慨颇深。记得上次如此痴迷般读的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向各位朋友推荐这本好书。写的很真实。 我打算去当当买一本,留作收藏。

用户评价

评分

2018年 第44本

评分

就是转了从先生该书的段落,硬球实验室公号第一次被404

评分

用近一个月时间,终于把这本四十一万字,讲述作者从反右派运动到文革结束近二十年劳改血泪史看完。想起邓小平对文革后伤痕文学作家的一句评价:“哭哭啼啼,没有出息。”这本书显然不是小平同志的嘲笑对象,作者从还原真实生活和人物出发,有很强史料价值,作为亲历历史,进档案馆都不为过。 另一方面,作者感性思维太强烈,一直谈感受,讲感情,但他说的这些东西又被所处的时代牢牢禁锢住,限制了这本书成为更高级的存在。 或许,是苛求了吧。

评分

从反右到文革,从青年到中年。

评分

看书的人,纸不离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