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逾越的三八线 难以逃脱的宿命
曾经对金日成顶礼膜拜的白善烨为何会效忠李承晚?
“战神”麦克阿瑟为何会惨淡退出历史舞台?
身先士卒的李奇微是如何在朝鲜战场上运筹帷幄?
晚年的李承晚又是如何在韩国政坛作垂死挣扎?
朝鲜战争结束60多年后的今天,三八线上依然硝烟弥漫,作为战争中“最应该”的主角韩国人,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命运之痛时,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
朝鲜战争不仅直接导致了今天朝鲜半岛上两个国家的对立,而且由于中国、美国、苏联等大国的介入,这场厮杀的主角已悄然易手。虽已过去60多年,但在近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似乎中国才是这场战争的领衔主演。然而,朝鲜战争的真相,真就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吗?
洛东江战役的死里逃生,多富洞大捷的欣喜若狂,进驻平壤的意气风发,兵败汉城的绝望无奈,停战谈判中的现实无助,创建韩军的踌躇满志….. 作为韩国第一位全程参与朝鲜战争及战后重建的陆军上将,韩国人到底如何解读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韩国第一猛将白善烨将在这本酝酿60年之久的回忆录中给出最权威的答案。
生动的战史记录 全面的战争反思
韩国军史上最年轻的陆军上将
最权威、最客观的朝鲜战争“活化石”
白善烨,韩国历史上第一位陆军上将。他全程参与了朝鲜战争及韩国的战后重建,并在朝鲜战争时期担任韩国国军师长、军长等要职,战功显赫。同时,通过战场上的领军作战及与各国高层领导人深入接触,他对朝鲜战争的历程了若指掌。作为韩国军队现代化的奠基人之一,2009年6月,他被国会授封为韩国建国以来唯一一位名誉元帅。
白善烨于1920年11月23日出生于平安南道江西郡德兴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任韩军第1步兵师师长;1951年晋升为少将,并任第1军军长,同年7月作为韩方代表参加停战谈判;1952年1月晋升为中将,同年7月任陆军总参谋长兼戒严司令;1953年年仅33岁的白善烨晋升为韩国史上最年轻的上将,1954年2月任新创建的第1野战军司令;1957年,再次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1959年退役。现为韩国 “6•25战争”(即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事业委员会顾问委员与国防部军史编纂研究所顾问委员长。
此书为其私人回忆录,2009年出版后,以其客观性、真实性赢得各界读者好评,韩国权威媒体《中央日报》于2010年全年连载。
虽然白善烨将军大多数时候都在崩溃,真的没打过什么胜仗,但是他们的角度,对志愿军也是全面的检视。韩国人从始至终不耐打,如果没有美军,估计朝鲜半岛不至于今日之局势,值得多角度看。 特别是双方板门店的停战谈判,志愿军更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上甘岭战役这样的重大牺牲,...
评分 评分也许有一天会没有了战争《最寒冷的冬天2》 《最寒冷的冬天》这本书本来是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的作品,是以一个美国人的角度去看待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参战的四个主要国家都影响深刻,朝鲜、韩国、中国、美国。美国在华盛顿的市中心距离二战纪念碑不远的地方,...
评分说起朝鲜战争,我虽然并未深入研究,却写过两篇与此相关的书评,其中一篇就是为美国人大卫·哈伯斯塔姆的《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所写的《同一场战争,不一样解读》。这篇书评在当当网贴出之后很受争议,不但我本人被冠以“五毛”之名,而且还与几位书友进行...
评分除夕,狗年阅读以他告结吧。白善烨,南韩名将(矬子里拔将军),韩战时的师长、军长、参谋总长,开战就在前线抵抗金日成部队,然后败退,美军登陆后大举北进,他积极请缨,率先攻入平壤,自己称之“人生巅峰”,的确应该算,当年才三十岁。 本书原版的标题是“我与祖国共存亡”...
全新的视角,值得一读,但感觉有删减。
评分韩方角度,可惜写得太太太粗疏了。
评分我國軍威武霸氣
评分兄弟连百度贴吧有全文连载,白把朝战视为同族相残,想到这里的解放战争就内羞啊
评分3.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