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格日記首次公開齣版;一部宛如濃縮的歐美斷代文化史的名人日記
自《反對闡釋》開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問世,都是美國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這種現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後都在延續。許多有關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後陸續齣版,而所有這些在桑塔格身後齣版的著作中,當屬桑塔格日記的齣版最令人期待與激動。蘇珊•桑塔格身後留下瞭近100個日記、筆記本。
2008年12月,在她去世4年後,由其子戴維•裏夫親自整理的三捲本桑塔格日記首捲《重生》齣版,世人終於得以窺見私人日記中那個真我的女鬥士。
1947至1963年,這16年,正是桑塔格從一個花季少女成長為一個青年作傢以及單身母親所走過的曆程。其生命的中心內容就是不顧一切地去經曆:如飢似渴地去閱讀,竭盡全力地去理解。日記中的內容都是高密度的、省略性的、跳躍性的,有大量的摘抄、無窮無盡的書單、關於寫作的想法、與不同時期友人的關係,以及詳盡的自我分析。
蘇珊•桑塔格(Susan Santag,1933—2004),美國作傢、評論傢、女權主義者,當代西方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具爭議性的一位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的公眾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
日记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写? 什么样的情况下:情感的体验和思考本身;生活本身丰富的经历 年龄和好奇心的因素?旅游,熟悉的环境和陌生的环境?(感觉的敏锐程度)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所有的感官半自动或自动的警觉状态,接受的信息量很大,所以时间会变得缓慢。 扩大而言,人生的...
評分日记往往是最能够揭露一个人内心的。对于那些不了解她的人(比如我),看到她的日记,能直接从最浅显的照片,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第一印象就是最真实、毫无保留的;但对于那些已经对她有所了解,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和她有接触的人,看到她的日记会有更多感触和震撼。最内和对外...
評分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随笔 源于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我决定想些日记,我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生活等等 第二次,看这本书了,第一次是图书馆偶遇看的。 重新看了一遍,脑中总是在回想差距,她从小就开始看书了,可能差距在她身边的资源比较多,我自己家里的书,真的好...
評分我们为什么要读作家的日记呢?大概是通过作品了解到的作家是不完整的,就算我们知道作品中的人物有作家自我精神的投射,但是作品虚构的本质,还让我们对隐匿在作品背后的人一无所知。作品并不是作家最好的代言,作品的隐秘性与虚构性,容易让引发作家癫狂与意淫的一面,他可以...
期待下一捲
评分我也要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
评分想起伍爾夫的那句話,“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评分日記裏的早慧少女桑塔格,已然具備鬥士姿態,她說自己“對知識的渴求就像性渴求”,在她貪婪的閱讀、寫作與犀利的點評中,我們已可窺見一個好戰的評論傢雛形;在與平庸的世界作戰的同時,她也與自我抗爭,她深陷自己的性嚮、情欲與婚姻的泥沼中,憤怒而絕望。我們瞭解她的雄心,也看到瞭她的挫敗,這是一個在情感與精神上均徹底袒露的桑塔格。以及,雖是英語渣,也看齣有人名、書名沒有采用通譯,行文中連綿不斷的“+”就罷瞭,《月亮與篝火》一定要譯成《月亮+篝火》是怎麼迴事?
评分乾貨沒有想象多,十四、五歲的桑塔格當然是令人驚艷的。但是她並沒有完全在日記裏掏心掏肺。更多的是事態和籌劃而非情感。對性欲確認遠超生活之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