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

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珊•桑塔格(Susan Santag,1933—2004),美国作家、评论家、女权主义者,当代西方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的公众良心”、“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里夫
出品人:
页数:408
译者:姚君伟
出版时间:2013-4
价格:5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59934
丛书系列:苏珊·桑塔格文集
图书标签:
  • 苏珊·桑塔格 
  • 日记 
  • 随笔 
  • 美国文学 
  • 美国 
  • 外国文学 
  • 文学 
  • 桑塔格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桑塔格日记首次公开出版;一部宛如浓缩的欧美断代文化史的名人日记

自《反对阐释》开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后都在延续。许多有关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苏珊•桑塔格身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

2008年12月,在她去世4年后,由其子戴维•里夫亲自整理的三卷本桑塔格日记首卷《重生》出版,世人终于得以窥见私人日记中那个真我的女斗士。

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日记中的内容都是高密度的、省略性的、跳跃性的,有大量的摘抄、无穷无尽的书单、关于写作的想法、与不同时期友人的关系,以及详尽的自我分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4岁、15岁、16岁,我们在做什么?忙于早恋,还是忙于功课,或者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吧,而20多岁之后,绝大多数女子都在忙于恋爱,以及茫然中走进尘埃。在苏珊·桑塔格的日记里,这些青涩岁月已经是长长的、纵横整个人文科学各方面的书目,她勤勉、锐意、深邃的思考,初露...  

评分

评分

评分

1951年1月3日,苏珊•桑塔格(以下简称为SS),在日记里写下:“带着对自我毁灭意愿充分的意识+恐惧,我嫁给菲利普。”这句话,带有着极其强烈的悲剧色彩。似乎,此时的SS已经认定了,即使相爱的两个人从恋爱到结婚,走入的不是纯白的童话般的婚姻殿堂,更像是一趟有去无回的...  

评分

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随笔 源于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我决定想些日记,我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生活等等 第二次,看这本书了,第一次是图书馆偶遇看的。 重新看了一遍,脑中总是在回想差距,她从小就开始看书了,可能差距在她身边的资源比较多,我自己家里的书,真的好...  

用户评价

评分

日记。

评分

真的是日记,去魅的

评分

萌。

评分

谢赠书。我更偏爱《重生》。它展现了少女至青年时代的桑塔格是如何塑造精神性自传的、如何从模糊的生活团块中将自我捏出精确形状的。这一时期也是我正在经历的生命阶段,因而我对这种充满女性力量感、激情的内倾式叙事充满了感同身受的理解、认同与陶醉。这一阶段,桑塔格在脆弱与力量之间的摇摆、在爱的挫败幻灭以及工作的尊严骄傲中的犹疑都令人心碎,她是她所喜欢的赫拉克勒斯的女性镜像。幻灭、美丽、力量、虚弱——一切构筑了她的艳光四射。

评分

她渴望愛,害怕獨處,不斷地愛,不斷傷害。談不上別人傷害她,對愛的渴求,對性的渴求,如同她對知識的渴求。“從幼年起”,她“就一直享受著對獲得知識的狂喜。”狂喜就是狂喜,她異乎尋常的早熟,敏感,她的內心世界複雜得猶如整個宇宙,因此她認為自己是屬於內在型作家(同卡夫卡一類),而荷馬,托爾斯泰等在她看來的外在作家似乎偉大得多,他們試圖再現一個帶著令人讚歎的仁慈的世界,而她,則只能是打開癲瘋之瓶的蓋子。她不間斷閱讀與寫作,記筆記,看電影,戀愛,又因為大手大腳愛花錢而不得不多掙錢。她懷疑自己的真誠,覺得話太多,又無法抑制自己內心的感情,她除了對別人訴說,更把這一切訴諸筆端,寫進一本又一本日記中。我熱愛她,還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理由:這個摩羯座女孩,對愛的堅定和執著,猶如她對待生活和自我一般,絕不妥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