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蓋集續編》收作者1926年所作雜文三十二篇,另1927年所作一篇。1927年5月北京北新書局初版。作者生前印行六版次。還不滿一整年,所寫的雜感的分量,已有去年一年的那麼多瞭。鞦來住在海邊,目前隻見雲水,聽到的多是風濤聲,幾乎和社會隔絕。如果環境沒有改變,大概今年不見得再有什麼廢話瞭罷。燈下無事,便將舊稿編集起來;還豫備付印,以供給要看我的雜感的主顧們。
這裏麵所講的仍然並沒有宇宙的奧義和人生的真諦。不過是,將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說的,一任它怎樣淺薄,怎樣偏激,有時便都用筆寫瞭下來。說得自誇一點,就如悲喜時節的歌哭一般,那時無非藉此來釋憤抒情,現在更不想和誰去搶奪所謂公理或正義。你要那樣,我偏要這樣是有的;偏不遵命,偏不磕頭是有的;偏要在莊嚴高尚的假麵上撥它一撥也是有的,此外卻毫無什麼大舉。名副其實, “雜感”而已。
從一月以來的,大略都在內瞭;隻刪去瞭一篇(2)。那是因為其中開列著許多人,未曾,也不易遍徵同意,所以不好擅自發錶。
書名呢?年月是改瞭,情形卻依舊,就還叫《華蓋集》。
然而年月究竟是改瞭,因此隻得添上兩個字:“續編”。
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纔,原名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浙江紹興人,為20世紀中國的作傢,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和開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譽的中國現代文學傢、思想傢。魯迅的主要成就包括雜文、短中篇小說、文學、思想和社會評論、學術著作、自然科學著作、古代典籍校勘與研究、散文、現代散文詩、舊體詩、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和木刻版畫的研究,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産生瞭一定的的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傢”。
惟独这几句话,我相信不是客气话:《华盖集续编》的确是“释愤”、“抒情”的作品。然而鲁迅先生究竟有什么“愤”呢?这便是北京文艺界的所谓的门户之争了。我们细看《华盖集续编》便知道鲁迅先生所最愤的,一是孤桐先生,即整顿学风的章士钊先生;一是西滢先生,即北京大学陈...
評分前半段依然是先生辛辣的讽刺,还有前集互骂的余波。 到了“318”期间的几篇,即使百年后看依然让人沉默无言。初时学课文历史总是无头苍蝇,现在看那时幼稚无知到可笑。年岁越长,经历越多,知识越广,越对当时血淋漓的黑暗时代感到悲哀。再看这几篇只剩下愤怒。 后面的日记体对...
評分喜歡這個版本 還是老書好
评分七成文章是在隔空對罵,其中又有七成在罵陳西瀅。《不是信》整整17頁紙都在自辯和駁斥,覺得先生刻薄極瞭然而卻理解這樣的感受,理解之後更覺悲涼。
评分囧,《紀念劉和珍君》應該是齣自於續編裏的…
评分今天剛剛重讀瞭一遍,絕對給五星
评分一路跟看魯迅跟陳西瀅、孤桐的罵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