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13岁参军。1986年发表并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绿雪》,1988年赴美留学后开始向港台的文学报刊投稿,获得海外9项文学大奖和2项电影奖。1990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系攻读研究生院。长篇小说《绿雪》、《一个女兵的悄悄话》分别获得10年优秀军事长篇小说奖、解放军报最佳军版图书奖等。1998年8月出版英文中篇小说集《白蛇》。长篇小说《人环》获“中国时报百万小说奖(台湾)”,其长篇小说《扶桑》进入2002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前10名。
另有著作:《女房东》、《雌性的草地》、《学校中的故事》、《海那边》、《本色陈冲》、《洞房少女小渔》、《白蛇·橙血》、《波西米亚楼》、《谁家有女初长成》、《也是亚当、也是夏娃》、《无出路的咖啡馆》等。
小说《金陵十三钗》摹写的是“特殊女人”的言行心态。作品中,她把十三个风尘女子放置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和道德的背景之下,进行心灵的剖析和人性的拷问,带给人们的自然是一种剥丝抽茧般的阅读疼痛。
《金陵十三钗》是一篇关于仇恨的小说。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似乎都有仇恨的理由和仇恨的指向,这些仇恨像潮湿的因子,慢慢就聚成汹涌的暗流,然后突然翻转,很快就完成了它溃堤的一击。
看见片花,是陆川一向的暗色调,别的没看出来,高圆圆和秦岚在里面扮上之后是美极的,和着大段儿大段儿的战争场面,颇有混搭特洛伊和黑鹰坠落之感。 本能的对全世界都在叫嚣的东西有自保性的抵触,前两天还想着要不回南京的时候去看看吧,这两日看着铺天盖地的惊叹号,原先和...
评分看完别人分享的这个小说心情很沉重。一看豆瓣果然严歌苓是受了西方文学影响的,叙事的感觉和本土的作家也有所不同。可贵的是她写南京大屠杀并未刻意鼓吹民族仇恨,也没有道德审判,而是以一种有克制的笔触带我们偷窥了一番血海里的人性善恶。 电影我一直没看,鉴于...
评分从中篇到电影剧本到长篇,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经过多次重写,才最终成为现在的故事。当这个故事与电影,尤其是与张艺谋发生关联后,我就一直在想象,张艺谋电影里的“金陵十三钗”会是什么样子。我担心没有人能胜任赵玉墨的角色,哪怕是一个背影,一个身段。这个发生...
评分关于《金陵十三钗》的历史原型,据严歌苓叙述是出自魏特琳女士的日记,日记在2000年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不过我还没来得及阅读,转载一段严歌苓本人的引述: 魏特琳当时是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教务长,他也是美国人,他在日记里记述了,记得非常短,他一生都在拷问...
评分从中篇到电影剧本到长篇,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经过多次重写,才最终成为现在的故事。当这个故事与电影,尤其是与张艺谋发生关联后,我就一直在想象,张艺谋电影里的“金陵十三钗”会是什么样子。我担心没有人能胜任赵玉墨的角色,哪怕是一个背影,一个身段。这个发生...
严歌苓懂女人。劫难到来前,小女主初潮的细节,那种生理不适、羞怯,对自己的厌弃,太动人了。
评分严歌苓的笔应该用“风情万种”来形容
评分这只是本单纯的讴歌人性美的小说,却被无数的人无忌惮的上纲上线,被赋予了很多不属于它的含义,实际上人本性的崇高卑下与职业与经济实力社会地位都不相符,绝对不会一一对应,这种简单的道理却一直不被认同,每次有类似题材的小说出现都会有人呻吟到被感动,实际上这样的小说已经太多,或许这个故事真的像豹爷所说那样的冷硬结尾会更加有味,几年前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感觉没有今天读这样的不堪,与其说是我心情与品味都不同了,不如说是这本书已经被无情的捧杀了,戴高帽和脑残粉,可以毁掉大多数存在,不仅仅是一部书而已
评分“是不是婊子,只要是女人日本人都拿你当婊子”。
评分额 看了n本严歌苓 就陆犯焉识最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