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融合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的全记录。其间,才子德波顿细述一段情缘的邂逅,迷恋,平凡中的幸福,熟悉后的倦怠,女友移情别恋,挽回无望,自杀,醒悟,以至一段情完全成为过去。他认真思辩自己的感觉,忠实记下与女友交往中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 ,文字生动,处处机锋,不仅有极大的阅读乐趣,阅毕更令人回味无穷。来吧,想爱,正在爱,曾经爱过的读者诸君,来看看作者谈的那场恋爱是怎么回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看的我很累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都要认真的看两遍 看清它们的含义 看清那可怕的真相 然后再提心吊胆的看到那印证在我自己身上的遭遇 到底是我错了还是作者太过于理智了 我不想知道 我想 终我一生 也不会找到那平衡了 也好 我可以安心的倒向一边了 结尾我觉得非常的合适 非常的...
评分从《旅行的艺术》发觉了德波顿的天才之处,于是找来一套他已出版的书来个大翻读。 这是一本几乎所有情节都能猜出个十之八九的爱情小说。但他还是具有魅力,以客观的态度,解构的精神,把爱情看得如此透彻,真叫人大跌眼镜。 到底是因为我爱她所以她魅力,还是她魅力所以我爱...
评分一口气看完了《爱情笔记》,大约是因为下午那杯黑咖的原因,关灯缩在被窝里半个小时也睡不着。 这是阿兰·德波顿的第一本书,也是第一本他的小说。“英伦才子”的名气自不用说,而我是在看完他后来的几本散文之后才看到的这本。这是本不像小说的小说,明显是一个“想太多”...
评分看的我很累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都要认真的看两遍 看清它们的含义 看清那可怕的真相 然后再提心吊胆的看到那印证在我自己身上的遭遇 到底是我错了还是作者太过于理智了 我不想知道 我想 终我一生 也不会找到那平衡了 也好 我可以安心的倒向一边了 结尾我觉得非常的合适 非常的...
被人爱恋使人们意识到,他人与自己有一样的需要,当初正是因为这种需要,我们才会去爱。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缺乏,那么就不会有爱的生成。我们意识到他们也需要一个偶像,我们明了心上人不能逃脱与我们类似的无助感。为了承担起拯救与被拯救的双重责任,我们被迫不再幼稚被动地躲藏在上帝般的赞赏和崇拜中
评分每一段相爱都是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胜利。
评分每一段相爱都是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胜利。
评分半调子解析=死;过度解析(出结论并坚持结论)=半死;不解析=开心青少年
评分好思辨 好有逻辑 好清晰 句句话都想划线标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