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收的系列文章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作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史、农民问题、改革与现代化问题研究,主编《农民学》丛书,出版专业著述《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再认识》、《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耕耘者言:一个农民学研究者的心路》、《陕西通志》魏晋卷(合著)、宋元、明清卷(合著)、《经济转规与社会公正》(合著)等,随笔集《问题与主义》、《天平集》、《思无涯,行有利》等。
传统十论本有十论,但限于时间的关系,只在这里谈前三篇,即:《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 这些文章大体来说都力图革新对所谓“传统”的判断,很多时...
评分一、宗族不下县,县下惟编户的社会结构 习惯于传统理论中有关中国“宗族神话”的叙述之后,当读到秦晖跳出这一俗套而重新审视传统社会结构的文章,难免要眼前一亮。关于前者,无论是温铁军的“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云云;抑或是...
评分秦晖老师的传统十论打开了我看待中国历史的一扇窗。因为对历史不够了解,也从来没有深入考虑过这些问题,看了之后特别有启发。概括起来,最主要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观点有三:一是中国从来就不是小共同体社会,一直是受制于大共同体控制下的,即皇权集权;二是中国历史上一直是...
评分 评分一、宗族不下县,县下惟编户的社会结构 习惯于传统理论中有关中国“宗族神话”的叙述之后,当读到秦晖跳出这一俗套而重新审视传统社会结构的文章,难免要眼前一亮。关于前者,无论是温铁军的“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云云;抑或是...
挑毛病容易,贵在学习有益之处
评分借此条目标记《走出帝制》
评分脑子跟不上,终于啃完了。有多处非常精彩的论述!
评分第一次读秦晖老师的书,很多地方还不明白,低人权优势,大共同体本位,儒表法里论述的很有意思,可再读
评分如果我们将阿姨学狭隘化为自组织学的话,那么秦晖先生这本书就是前阿姨学的阿姨学。他在书中扎实地论证所谓皇权不下县,纯属近代以来人们对东南沿海相对而言的宗族自治这样一种特例,误读成秦汉后两千年的日常。秦晖意识到在编户齐民的吏治帝国之下,很难产生自治团体,因而可以尽可能汲取私有财产。他指出传统帝国的灭亡,并非是因为国家汲取能力的匮乏,反而是因为汲取到一个临界点,导致政府组织无法像以前那样控制民众求生存而产生的社会爆炸,最终彻底崩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