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hooling Society

Deschooling Society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Marion Boyars Publishers Ltd
作者:Ivan Illich
出品人:
頁數:116
译者:
出版時間:2000-07-01
價格:USD 12.95
裝幀:Paperback
isbn號碼:978071450879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deschooling
  • 教育哲學與理論
  • 教育哲學
  • 教育
  • education
  • western-philosophy
  • unschooling
  • education_system
  • 教育
  • 非學校教育
  • 社會批判
  • 教育哲學
  • 另類教育
  • 自由教育
  • 反建製
  • 伊凡·伊裏奇
  • 教育改革
  • 去學校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Schools have failed our individual needs, supporting false and misleading notions of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fostered by the belief that ever-increasing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profit are proper yardsticks for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human life. Our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recruiting centers for the personnel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certifying citizens for servic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disposing of those judged unfit for the competitive rat race. In this bold and provocative book, Illich suggest some radical and exciting reforms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著者簡介

Ivan Illich (1926-2002) was a Croatian-Austrian philosopher, Roman Catholic priest, and critic of the institutions of modern Western culture, who addressed contemporary practices in education, medicine, work, energy use,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van_Illich)

圖書目錄

1. Introduction
2. Why We Must Disestablish School
3. Phenomenology of School
4. Ritualization of Progress
5. Institutional Spectrum
6. Irrational Consistencies
7. Learning Web
8. Rebirth of Epimethean Man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北京的一个烂书店翻到了一本《最伟大的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末章是《伊里奇:非学校化教育》。 “末”,是指离现代最近的;“到杜威”又是此类图书的伎俩。 国内似乎没有翻译出版过此书,港版还是台版?不知道。 我当时记得几句大体,也存了手机上几句,摆上看看:...  

評分

評分

在研究生课程中,专门看了这本书。书比较薄,写在1970年代。这里有一个概念,我想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teachers-at-large.(或者叫 educators-at-large) 但是,我的老师写了一本Re-schooling society.可以一起读!

評分

在研究生课程中,专门看了这本书。书比较薄,写在1970年代。这里有一个概念,我想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teachers-at-large.(或者叫 educators-at-large) 但是,我的老师写了一本Re-schooling society.可以一起读!

評分

在北京的一个烂书店翻到了一本《最伟大的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末章是《伊里奇:非学校化教育》。 “末”,是指离现代最近的;“到杜威”又是此类图书的伎俩。 国内似乎没有翻译出版过此书,港版还是台版?不知道。 我当时记得几句大体,也存了手机上几句,摆上看看:...  

用戶評價

评分

教育哲學課必讀書。去年讀過一次中文版,讀得不甚明白。希望這次搞明白。

评分

讀完以後心情復雜。 根據作者,學校和其他機構一樣,是這個消費社會的“生殖器官”,設計好程序,製造商品,産生需求,再讓人無休無止地被異化。 作者認同的學習的本質和內核確實是現代學校所抽離掉的,但是作者假設的學習方式也無發擺脫一種逐漸演化齣來的新的體製。 但最後一章詩意的演繹確實很有趣——hope和expectation的區彆,世界如何從潘多拉盒子那樣盡管糟糕卻懷著希望,變成普羅米修斯式的規章井然,人為上帝,以及西西弗斯式的無盼頭,荒繆和無意義的。 另外,學習確實不發生且不應該發生在學校。

评分

LET'S SAY, DEFINITELY OUT DATED

评分

college class reading, 2011

评分

看的是一個老一點的版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