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思路、風格和寫法,大概是不甚拘於格套的。作者從未打算喬裝打扮成一個專業治史者,模仿他們的方式和體例去寫。另外,文壇有寫曆史小說的,以曆史為素材,搞文學創作——作者亦非這種路數——作者自覺好像是相反,把文學的精神和視角,帶到曆史寫作裏麵去。這會從兩個方麵體現齣來:敘事和觀照。所謂敘事,是把史料仔細研究之後,用心揣摩它們的關係各種可能性,組織起來,重新呈現。觀照的意思很簡單,在曆史人物和事件麵前,作者不能隻是一個抄書匠,也不能成為過往觀點、看法和評判的傳聲筒,要努力拿齣較為深入而獨異的個人感受和見地,否則,對肯於為本書掏錢和花費時間的讀者,將有愧焉。
在曆史寫作中引入文學的精神和視角,不是隨意捏弄曆史的藉口,剛好相反,愈在這種情形下,愈要謹守門戶。材料運用與理解,宜追求創造性和深刻性,但材料的來源,務必清晰、可靠。寫作中,有人建議減少對於舊籍的直接引用,轉述為現代語,以便閱讀,作者考慮再三,未敢采納。因所有引文,都是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應以原樣留在書中,立此存照,跟作者的運用、闡發相質證。不過,普通讀者對陌生、難懂字句的理解問題,確實需要設法解決。注釋,是通常的做法,但找尋起來很令人厭煩,作者自己往往就無此耐心。忖度之後,決定嘗試以下辦法——直接在相應字句後增加夾注,以方括號與原文區分。這裏特加說明:(1)書中,凡方括號內、以相異字體排印的文字,即是對引文的注解;(2)這些注解主要有兩類,一類屬於對原意的直譯,另一類則適當有所引申、評述或轉釋,以利讀者理解和增加閱讀趣味。
李潔非,祖籍山東,齣生在安徽閤肥,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求學期間,頗以元明清文學為意,後因畢業分配之故,未遂此誌,轉而從事當代文學批評和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活躍於文壇,代錶作《從英雄到普通人》、《什麼不是悲劇》、《與薩特告彆》、《物的擠壓》等産生過重要影響。2000年獲“首屆馮牧文學奬·青年批評傢奬”。近年,以“整體人文”理念為引導,以“學術可讀性”為旨歸,逐漸形成更具思想含量的跨領域、跨文體的研究和寫作風格。《龍床》即為這一風格的新探尋。
主要记述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璁、熙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等六位大明王朝的“奇葩”皇帝,每个人的奇葩之处作者都从其性格和成长经历中找到了根源。 1.朱元璋大兴文字狱,源于他对自己社会底层出身的深切自卑。因为没有文化,所以觉得士大夫阶层的舞文...
評分 評分 評分强烈推荐李洁非的明史系列,注重剖析事物发展的深层次情感原因,将历史人物(事件)的矛盾性完美的包容在一起,好的史书让你看完觉得:不知这人好坏,不知这事是非,一言难尽。这就对了,这就是历史的价值,让你能客观公允的看到过往人物(事件)的两面性,洞悉其感性和理性的...
評分作者是個批評傢,寫的還不錯,有自己的見解,排版很喜歡
评分整體脈絡尚可,對曆史的情節把握,能剔粗取精,蓋是不拘細節者;以文學的態度寫曆史故事,情感灌注、態度超脫,都是值得稱許的。唯個彆地方文字,為現實讀者考慮,過於輕佻,此則可惜瞭。話雖如此,語不媚俗,其亦良難。
评分這個角度很新穎,當然觀點上創新不多。
评分這本書算是 明朝那些事兒的深化進階版吧 從我第一次接觸明史來 就一直硃明帝王沒啥好感 硃元璋基因的劣根性産齣瞭一個又一個 試與天宮比奇葩 作死百姓不償命的瘋子們 對這個朝代的皇帝抱著深深的不可救藥的鄙夷情緒 如若不是士大夫階層奮力堅守 硃明壽命大概要短好幾十年吧 所以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吊死煤山大概是這個輪迴最善意的歸宿瞭吧
评分活生生的嘉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