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1930年代初为高级中学的学生所写的一本历史教科书。《中国史》的编写,还颇重视历史与地理的关系,这也是吕先生的一贯主张。编教科书,自不宜羼入议论;历史的有年代,犹地理有经纬线;历史、地理两科,关系极密。治历史的人,必先明白地文地理;次则历代的政治区划,亦宜知其大概;然后任举一地名,大略知其在何处,即能知其有何等关系。中国书籍,向分经、史、子、集四部,这原不过大概的分类。读史地图、年表、系谱,都是读史者当备的书,所以本书中不再附入。
本书共分六编。第一编绪论;第二编上古史;第三编中古史;第四编近代史;第五编现代史;第六编结论等。
吕思勉(1884-1957)史学泰斗,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系统阅读各种文史典籍,其后专治史学。24岁时在东吴大学教国文历史,此后任教于不同学校,专心致力于文史研究与教学。
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以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等。
文/宝木笑 历史从来不是凝固的,历史是鲜活的。这种鲜活性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们喜欢通过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现场感”来反复体验那种“鲜活”,因此历史题材的文学、戏剧等艺术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很受欢迎。然而,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大致止步于此,我们很少...
评分翻开这本书,才真正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到底有多重,绝对重过这本厚到569页的可以砸死人的书本。 很庆幸自己是文科生,不会像理科生那样,研究着重力元素周期表和细胞分裂,算着一个个千篇一律的公式铺满草稿纸。 文科一定要学的历史,浩浩荡荡的五千年,看这一本确实也够了。 ...
评分第一次听到吕思勉先生的名字,是在易中天的《品三国》。那时候只是12,13岁,只觉此人观点颇为新颖,能让易中天多次提及、引用。上了大学,才在图书馆借了此书,一睹了吕先生的风采。 原先我借此书的目的很简单,因为我对中国史中的战国、汉、三国、北宋、民国时期较...
评分翻开这本书,才真正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到底有多重,绝对重过这本厚到569页的可以砸死人的书本。 很庆幸自己是文科生,不会像理科生那样,研究着重力元素周期表和细胞分裂,算着一个个千篇一律的公式铺满草稿纸。 文科一定要学的历史,浩浩荡荡的五千年,看这一本确实也够了。 ...
评分先看明清部分。 比顾颉刚那单本的,资料全面些,观点与评论,听起来更有根有据。由此看来,历史教科书的篇幅,还真不能过于精简了。 清末民国初年的许多事情,以前还真不知道是这么回事。开始有点理解,为什么31年尚无法应对日本在东三省的侵略行经,而37年,又被打得一败涂地...
觉得要有一定历史知识基础的人去读才比较好。里面引经据典很多。比较学术。个人觉得读起来其实不太容易。而且我总觉得通史还是太粗略了。我想看的大概就是作者的一些观点吧。很佩服老先生的治学态度。话说我对不起老先生。由于要期末考了所以后面有一大部分真的是很粗略的扫了几眼。有时间有机会我会重新阅读的。m(_ _)m
评分觉得要有一定历史知识基础的人去读才比较好。里面引经据典很多。比较学术。个人觉得读起来其实不太容易。而且我总觉得通史还是太粗略了。我想看的大概就是作者的一些观点吧。很佩服老先生的治学态度。话说我对不起老先生。由于要期末考了所以后面有一大部分真的是很粗略的扫了几眼。有时间有机会我会重新阅读的。m(_ _)m
评分相比通史要厚一些,不过亦是极其精简。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简述一个朝代的国家形式,作为入门史书,足够好了。
评分08年买的书,今日读完。 吕思勉先生讲的精简,重事实,且极怀对民族的热爱。
评分值得一直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