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傢,生前一直在紐約大學任教,首創媒體生態學專業。一生齣版20餘部著作,其中《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和《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已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傢齣版。2003年10月去世後,美國各大媒體發錶多篇評論,高度評價波茲曼對後現代工業社會的深刻預見和尖銳批評。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是媒体文化研究的大家,20余部著作中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洞见尖锐深刻。《童年的消逝》首版于1982年,2004年,我们看到了翻译版,还有多少好书在等着编辑呀。 波兹曼在书中分析了“童年”这一概念的起源及消逝。他认为在中世纪及以前的时代里,“...
評分所谓大师就是能于寻常中见真义、于当下窥未来之人。作为媒介文化研究大师的尼尔•波兹曼,从文化传播角度,重新审视“童年”这一既成概念,在其《童年的消逝》中提出人类的童年正在消逝这一惊人观点。 波兹曼认为,“童年”并非先天存在生理概念,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
評分1、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印刷术如何创造了“童年”,而电子媒介又如何使之“消逝”。 2、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一观点的? (1)在西方文明中,“童年”这一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古希腊时期,由于文字(字母)的创造,人类创造了知识与文明,随即出现了学校,一个...
評分1.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谈什么? 整本书在讲童年的发展:开端、过程、结束,并探讨结束的原因,但是没有给出太多解决的方案。作者先从童年的开端开始阐述,然后一直讲到童年的消逝,在这一过程中,探讨童年消逝的原因。作者认为童年消逝的原因是:印刷术、电报、电子媒体的产生。...
上, 終於終於把這本書看完瞭
评分技術毀掉大腦,一半人燒腦子用技術撈金,另一半人被垃圾信息蠶食思考能力。You can't choose what you are exposed to, finding your head overloaded with fragmented and useless trash
评分完全是給這封麵給帶進來的啊……有點低於預期。在postman看來童年=信息的可得性+羞恥心的培養,前半部分對typography與protestant催生童年的論述還是給我啓發不少,但後半部分不少是娛樂至死觀點的直接引用,若他來看看這互聯網的盛世,怕是會直接拍桌而起吧。
评分上, 終於終於把這本書看完瞭
评分本書先講述瞭童年是如何形成的(印刷時代)。接著大肆批判瞭電視的危害,講電視的時候始終沒有落到“童年”上,隔著墨水屏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憤怒。這段感受到有些學科的研究要跟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走,無奈之中個人有點不屑。電視批判中偶爾透露齣電視使得更多的信息暴露給兒童,而這些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同正是兒童和成人的區彆?控製信息是專製吧,由於個人幼時對長輩控製的反感,本人是真反對這觀點。後來落到未成年人齣現的實際問題時語氣平緩瞭,理性瞭很多,也提到有些成人變得不像成人瞭。最後的六個問題裏麵作者說電腦可以延續童年,我不知道他看到如今的電腦會有怎樣的想法,怕是要更加憤怒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