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首创媒体生态学专业。一生出版20余部著作,其中《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和《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已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2003年10月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
曾经想策划一个关于Kidult的专题,因为觉得这是现今社会越来越显著的一种走势。所谓Kidult目前还没有恰当的汉语对应词,它是指“打扮和行为举止像孩子的成年人”,他们通常留恋着儿童或者青少年的活动和思维方式。 Kidult的蔓延趋势和童年的定义、状态的改变有关,和社会传播媒...
评分波兹曼显然非常清楚,他定义上或者近代西方意识里的童年,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产物,但同样清晰的是他显然没有注意到(我并不怪他),近代西方定义上的童年,在占这个地球上绝大多数人口的第三世界国家里从未存在过,而且很可能未来也来不及诞生就会直接跳跃进入令他忧心忡忡的下...
评分波兹曼显然非常清楚,他定义上或者近代西方意识里的童年,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产物,但同样清晰的是他显然没有注意到(我并不怪他),近代西方定义上的童年,在占这个地球上绝大多数人口的第三世界国家里从未存在过,而且很可能未来也来不及诞生就会直接跳跃进入令他忧心忡忡的下...
评分 评分《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一 上个月合肥多雨,骑车麻烦,我上下班便乘公车,下班的钟点,公车里若是有移动电视的,必是转播省台一档叫做“帮女郎”的节目,一众美女主持人托助人为乐的名义,采访些婚外情、夫妻关系之类的家常新闻,因这节目帮忙的功能,记者便在其中挑逗双...
童年期是消失还是延长
评分电视的出现和图像化阅读使得“童年”逐渐消失。作者认为互联网能够帮助保留一部分孩童的特质,其实不然。微博上无所不在的未成年粉丝骂街就是很好的佐证。个人对“童年”的存续持悲观态度,希望自己在为人父母时能成为逆潮流的一份子。
评分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论据不一定对,也有些老旧。可是让人思考。
评分完全是给这封面给带进来的啊……有点低于预期。在postman看来童年=信息的可得性+羞耻心的培养,前半部分对typography与protestant催生童年的论述还是给我启发不少,但后半部分不少是娱乐至死观点的直接引用,若他来看看这互联网的盛世,怕是会直接拍桌而起吧。
评分电视的出现和图像化阅读使得“童年”逐渐消失。作者认为互联网能够帮助保留一部分孩童的特质,其实不然。微博上无所不在的未成年粉丝骂街就是很好的佐证。个人对“童年”的存续持悲观态度,希望自己在为人父母时能成为逆潮流的一份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