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这么一个习惯。 每读一本书或看一部电影,就会在豆瓣社区上面作一个标记,写一两句批注式的评论。 正好这三周先后读了鲁迅先生的《野草》,《彷徨》和《准风月谈》。 在读野草时,我的批注是:感性与理性的存在方式,诗与思的无限可能性。 读彷徨时,我批注了:手不释卷那...
評分中间和施蛰存先生关于<庄子>与<文选>的论争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我也喜欢<庄子>与<文选>,就看了.印象是,鲁迅的批评出于公心,施先生的反驳却降了格.烧了<文选>能保住那几朝的人,便还可选出文来。总不成为了古文,亡了我们。这许是庄生真旨吧?
評分一提起鲁迅先生,脑海中马上会跳出"鲁迅先生手中的笔,像一把钢枪,插入敌人的心脏"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读书时代老师讲解鲁迅先生的文章的万能金句,如果是用鲁迅先生的文章做阅读理解,这句话是答案里的必写句。听得多写得多,久而久之,一提到鲁迅先生或者看到鲁迅先...
評分這本書比《僞自由書》爽快的多。犀利不敢說,老辣也近乎潑辣。應該是魯迅先生晚期的作品瞭吧。此時魯迅先生的革命派光芒遮住瞭他文學傢的本色。偉大的文學作品已不見,他的文字隻為時代。“有人提倡讀《莊子》、《文選》,也不見得就是教青年去吃鴉片煙。你又何必咬緊牙根,橫瞪兩眼給人以難堪呢?”施蟄存還年輕,明知對手是魯迅,依然用溫良平和的文字和柔弱的身軀與辣椒和鹽巴硬碰硬。“對於豐之餘先生,我的確曾經打瞭幾拳,這也許會成為我畢生的遺憾。”文革中施先生果然因此被打倒。以今天之觀點看讀莊子的必要,魯迅錯的離譜,古文深厚的魯迅何嘗不知道?他看到,可怕的不是語言,而是藉語言形成的特定思維模式,媒介形式對於主體的反作用。摺衷派更符閤曆史的發展,但沒有激進派,一切隻是一場空談。
评分但不善於改悔的人,究竟也躲閃不到那裏去。魯迅文集裏,最不愛讀的就是他與彆人的筆戰。一個文選莊子,一個富傢女婿,連篇纍牘地吵,無異於今天的微博吵架。前因後果模糊,道理可正可反,玩點無增進的文字遊戲罷瞭(有時確實也太太小肚雞腸瞭)。最喜歡的是他譏諷一段現象,比如纔子婊子文學、文人慷慨摺成零。
评分開始噴子瞭...陳西瀅 林語堂 梁實鞦各種中槍 當然不是躺槍
评分2008.06.22 舊書市購得
评分補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