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纔(1942~),當代作傢。原籍浙江慈溪,生於天津。從小喜愛美術、文學、音樂和球類活動。1960年高中畢業後到天津市書畫杜從事繪畫工作,對民間藝術、地方風俗等産生濃厚興趣。1974年調天津工藝美術廠、在工藝美術工人業餘大學教圖畫與文藝理論。1978年調天津市文化局創作評論室,後轉入作協天津分會從事專業創作,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文學自由談》和《藝術傢》主編等職。著有長篇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閤寫)、《神燈前傳》,中篇小說集《鋪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說集《雕花煙鬥》、《意大利小提琴》,小說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係列報告文學《一百個人的十年》,電影文學劇本《神燈》,文學雜談集《我心中的文學》,以及《馮驥纔中短篇小說集》、《馮驥纔小說集》、《馮驥纔選集》等。短篇小說《雕花煙鬥》,中篇小說《啊!》、《神鞭》,分獲全國優秀短篇、優秀中篇小說奬。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國外齣版。馮驥纔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曆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緻深入的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的況味。
二十世紀曆史將以最沉重的筆墨,即在這人類的兩大悲劇:法西斯暴行和“文革”浩劫。凡是這兩大劫難的親身經曆者,都在努力忘卻它,又無法忘卻它。文學傢與史學傢有各自不同的記載方式:史學傢偏重於災難的史實,文學傢偏重於受難者的心靈。本書作者試圖以一百個普通中國人在“文革”中的西寜曆程的真實記錄,顯現那場曠古未聞的劫難的真相。
我最欣赏的是本书里的这段话:"以我的感受,大人物的经历不管多么悲惨,也不能和小百姓相比。大人物的冤屈总容易解决,小百姓们如果没碰对了人,碰巧了机会,也许很难得到命运的晴天,......我想,至今天下还有多少人含冤未平,无论是活着的还是已经死去的?"
評分看书的过程中,对一些内容很好奇,比如陶铸是谁?六十三号监狱如何?百度上搜了一下基本搜不到,就算搜到了一些有也和没有一样。 看完之后搜了文革博物馆,全中国只有一座。 多荒谬啊。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十年,如今只剩寥寥几本书和一座博物馆。 经历过的人犹如犯...
評分我最欣赏的是本书里的这段话:"以我的感受,大人物的经历不管多么悲惨,也不能和小百姓相比。大人物的冤屈总容易解决,小百姓们如果没碰对了人,碰巧了机会,也许很难得到命运的晴天,......我想,至今天下还有多少人含冤未平,无论是活着的还是已经死去的?"
評分看书的过程中,对一些内容很好奇,比如陶铸是谁?六十三号监狱如何?百度上搜了一下基本搜不到,就算搜到了一些有也和没有一样。 看完之后搜了文革博物馆,全中国只有一座。 多荒谬啊。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十年,如今只剩寥寥几本书和一座博物馆。 经历过的人犹如犯...
評分刚看了老谋子的《归来》。很久没有中国导演去触碰“文革“了,但《归来》对文革背景下人性深挖不够。人性的变异,历史的荒诞都一闪而过甚至避之不谈,完全成了一个爱情守望的故事。陆焉识是高尔泰笔下在大西北改造的那种高级知识分子,经过怎样的饥饿与绝望,逃跑的惊心动魄,...
拯救怪物
评分挺震撼,算是近距離接觸文革第一本,後來又去看瞭《上海生死劫》,比這個更直觀。對政治不感興趣,但是想知道當年真相到底是啥。
评分二十世紀中國經受瞭兩場滅絕人性的災難,一場是法西斯侵略,一場是十年浩劫
评分二十世紀中國經受瞭兩場滅絕人性的災難,一場是法西斯侵略,一場是十年浩劫
评分猛然間發現江蘇文藝齣瞭不少言論大膽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