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北宋前期对辽作战为研究对象,从战略思维与文化、战役法、战术传统等层次分析宋辽战争中的成败关键。系统借鉴当代军事战略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机地结合原始史料进行分析,不仅厘清了宋初军事史中若干疑点,而且跳出了传统史学叙述中以"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或"先南后北"等粗略解释北宋对辽战争屡屡受挫的窠臼。提出,宋初对辽战争在不同时期体现出急速攻取、弹性防御、弭兵休战等不同取向和特征,其间也曾掺杂着和平外交解决的努力和可能性。而这些特点的出现又是从不同层面上受到战略思维、五代军事传统遗留、文人政治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曾瑞龙,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哲学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宋代军事史,生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要著作有:《宋朝史论》、《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等,及学术论文多篇。
视野开阔,层次分明,论述平衡,理论架构清晰,好书,天妒英才。 最值得学习的是从理论的高度俯视战略、战役、战术,逻辑推理层级立体明晰,一步步将读者从都部署、枢密使、宰相带入到太祖太宗的思维世界,应属西学系统整理国故的典型作品。 战术层面上对“阵”的评判很妙,过...
评分本书是香港中文大学教师曾瑞龙先生的遗著,体现了他的史学思想尤其是先进的军事史思想,中西合璧让人耳目一新。有宋一朝,曾有两次功亏一篑。即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幽燕,与岳武穆北伐收复中原。本书讲的就是宋太宗太平兴国北伐(第一次北伐)与雍煕北伐(第二次)。本书给我留下...
评分以西方战争理论为工具,从战略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的战争战略问题,堪称可贵的探索。此书引征可谓庞杂,论据也颇具诱惑力,虽然结论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从宋辽战争中的各次战役来看,宋军的胜败成因非常复杂,它既与作战时机的选择是否得当有关,也与战场指挥、将领之间的...
评分还有什么事能比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下手捧一本中意已久的书慢慢阅读更让人愉悦呢?当然,额,其实还挺多......言归正传,这是一本好书,尽管有一些结论不敢苟同。 书中呈现了宋辽二十五年的战斗历程,这期间宋朝由攻转守,最终不再北图。每每读到这些,我都只能一声叹息...
评分以西方战争理论为工具,从战略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的战争战略问题,堪称可贵的探索。此书引征可谓庞杂,论据也颇具诱惑力,虽然结论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从宋辽战争中的各次战役来看,宋军的胜败成因非常复杂,它既与作战时机的选择是否得当有关,也与战场指挥、将领之间的...
我还是支持内政主导论。
评分宋太宗得国不正,自然要用军事上的冒进主义求得投机结果,各么……
评分可惜作者已于03年染病去世,享年仅43岁。
评分其實我早就想說了,宋朝積弱個屁啊!!如果積弱的話,哪能扛300多年不倒!?曾先生這本書沒得說了,把宋為撒干不過蠻夷的原因在戰略戰術層面上分析了老透徹惡,看完如飲甘醇,回味無窮。可惜先生英年早逝,嗚呼!
评分军事灾难由三个原因产生:(1)无法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2)无法推测可预期的变化;(3)无法适应临阵的现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