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特色:系统梳理客体关系理论,全面呈现其历史起源和发展现状。作者基于其大量临床实践,归纳出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四阶段,对不同取向心理治疗师都具有实践指导价值。针对不同类型的个案,分别详述个案病理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心理职师采取的不同干预手段。
这本书读过3遍了,吴和鸣老师的文章又梳理了一遍,很有参考价值 来源: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2153 .Sheldon Cashdan的著作《客体关系心理治疗》(《Object Relations Therapy》)是一部好书,有理论、实务和成长三个部分,结构非常适合临床工作者的需...
评分我喜欢这本书对这个理论的论述——“过渡客体”。 “过渡客体”,按照书中之意,是母亲的替代品,在母亲离开儿童的视听范围外时,像给予婴儿温暖与安全。又执行分裂的功能,承受起婴儿内心对于“好妈妈”和“坏妈妈”的冲突,所谓“客体被深情的拥抱,也被兴奋的损害”。 以上...
评分这本书第一部分介绍理论。在介绍理论的时候,它虽然也是按照重要人物分列的篇目,但是和那本“圣经”(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64923/)不一样,它没有把所有人的理论都钜细靡遗地列出来,而是按照工作时所需要的既定框架进行介绍。所以读起来非常有条理。先是比较主...
评分生命早期的前语言阶段,在母婴互动中内化母亲的外在客体,建立自体,然后通过更广泛的社交互动,内化有意义的关系,拓展自体,并不断分裂出好的和坏的部分。 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或作出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病态的客体关系衍生出关系中的依赖,权...
评分客体关系心理咨询师的功能,大约就是成为一个稳如磐石的存在,进入一段深入的关系之中,体验种种投射性认同,“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直至来访者能够将咨询师内化为一个“足够好”的客体,开启一段新的、健康的关系模式。
评分翻译得很好,对我很有启发
评分当把心理学各派系都了解了一圈后,会发现其实心理学成为一门学科后,本身就有它绕不出去的矛盾。与此书无关,这本书通俗好读。
评分http://www.docin.com/p-101672506.html很明显我不具备这样的素质~读了一半
评分从咨询师运用技术,到咨询师本身作为一个人的技术资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