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傢之道

儒傢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倪德衛
出品人:
頁數:374
译者:周熾成
出版時間:2006-11
價格: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044549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哲學
  • 海外中國研究
  • 儒傢
  • 倪德衛
  • 中國哲學
  •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 漢學
  • 思想
  • 儒傢思想
  • 經典著作
  • 修身之道
  • 倫理道德
  • 社會秩序
  • 君子之道
  • 古代哲學
  • 文化傳承
  • 仁義禮智
  • 治國平天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收集瞭美國最著名的漢學傢之一倪德衛先生數十年來研究中國哲學的主要論文,集中體現瞭作者在道德哲學研究、孟學研究及明清哲學研究等方麵的豐碩成果。德是中國道德哲學的核心概念,作者在研究這個概念的最原始意義上所下的功夫之深,令人們肅然起敬。他從目前看到的最古老漢字(甲骨文)入手來探討這種意義。他發現德是神靈能夠看到並且喜歡的國王身上的一種品質或心靈能量;德最早包涵慷慨、自我犧牲、責任、謙卑和禮貌等意義。儒傢都一緻關注道德修養,而大部分西方哲學傢並不如此,這體現瞭中西哲學傢的一大不同。作者在孟子研究方麵以精深和細緻見長。本書中的許多文章都顯示瞭他在釋孟方麵的功力,特彆是對不同版本《孟子》的譯本比較與評論,讓人們開闊瞭眼界。他批評瞭孟子的唯意誌論,而贊許他的自然主義。孟子與告子的論爭,人所共知,但似乎還很難見到像作者那樣在書中對這個論爭的內容和實質做如此詳細的討論。本書對儒傢 的研究是從清儒開始的,作者把章學誠與兩韆多年前的荀子聯係起來,以章作為荀的理性主義的後繼者在明清哲學的研究中,作者對王陽明下瞭大量的功夫,認為在王寫的和講他的哲學過程中,他同時也在實踐和教導一種宗教。但是,這種宗教不是一種獻身和拯救的有神論,而是一種自我轉化論。他的這種分析值得我們注意。

著者簡介

作者係哈佛大學博士,受業於楊聯升、洪業先生,1948—1988年在斯坦福大學教授哲學和古漢語。曾任美國東方學學會西部分會主席,對中國哲學及甲骨文研究精深,是二戰後美國最具代錶性的四大漢學傢之一。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緻謝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 倪德衛著作的特色
第二節 論文提要
一、中國哲學探索
二、古代哲學
三、最近的幾個世紀
第三節 編輯方麵的問題
注釋
第一部分 中國哲學探索
第二章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德”
注釋
第三章 '德'的悖論
注釋
第四章 德可以自學嗎?
第一節 對孟子的迴顧
第二節 苟子
注釋
第三節 新儒傢
第四節 清代
第五節 總結
注釋
第五章 中國道德哲學中的金律之辯
第一節 例子和差異
第二節 《論語》中的恕
第三節 馮友蘭論忠恕
第四節 一種替代的解釋
第五節 中國後來的解釋
第六節 總結性的想法
注釋
第二部分 古代哲學
第六章 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意誌無力
第一節 孔子
第二節 墨子和孟子
第三節 荀子
第四節 心與欲的模式
注釋
第七章 孟子的動機和道德行動
第一節 “自棄”作為一種“不為”的方式
第二節 道德行為如何可能?“推”的概念
第三節 “一本”和“二本”的道德
第四節 “推”如何可能?
第五節 對孟子的有限辯護
一、道義論,還是結果論?
二、立刻行動的問題
三、我對我的感情負責嗎?
四、後退問題
第六節 比較
一、莊子和荀子中的問題
二、西方觀點的樣本
注釋
第八章 公元前4世紀中國的哲學唯意誌論
第一節 “不得於言……”
第二節 曆史的假設
第三節 孟子與公孫醜的對話
第四節 與莊子的比較
第五節 墨傢的唯意誌論與告子
注釋
第九章 “二本”。還是“一本”?
注釋
第十章 《孟子·告子上》第三至五章中的問題
注釋
第十一章 《孟子·盡心上》
第十七章 中的問題
注釋
第十二章 論《孟子》的翻譯
第一節 譯者
第二節 譯文
第三節 準確性
第四節 評價
注釋
第十三章 荀子論人性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問題
第三節 第一個假設
第四節 解決方法
第三部分 最近的幾個世紀
第十四章 王陽明的哲學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心學
第三節 目標
第四節 王陽明的世界觀
第五節 王陽明的哲學心理學
第六節 作為一種“道”的王陽明思想
一、自我修養
二、知
三、工夫
第七節 結論
注釋
第十五章 王陽明的道德決定:中國的“存在主義”問題
第一節 中國的“存在主義”
第二節 一些可見的不同點
第三節 存在的苦惱
第四節 王陽明道德決定的性質
注釋
第十六章 章學誠的哲學
第一節 新儒傢的背景
第二節 作為新儒傢的章學誠
第三節 章學誠的曆史理論
注釋
第十七章 兩類“自然主義”:戴震與章學誠
第一節 引言
一、戴震與章學誠
二、問題
第二節 曆史的問題
一、紀事年錶
二、對紀事年錶的評論
第三節 評論性的問題
一、六種理論
二、荀子
三、孟子
四、戴震論孟荀
五、章學誠論孟荀
注釋
參考文獻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米兰昆德拉曾批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认为其忽略了肉体的真实感,在他看来,牙疼比我思更真实,他的命题应该是“我欲故我在”吧。 儒家哲学,也有类似于“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更准确点,应该是“我德故我在。”如孟子认为不忠不孝的人就是禽兽,这个命题就是“我德故我在...  

評分

对这本书最早关注的就是意志无力的问题,道德如果是好的,为何我们却不能要求自身按照道德行事,而是受到外物的干扰呢?作者在论述德的时候分了三个部分首先就是从甲骨占卜中考察原始含义。大致可以理解为德就是在祭祀或者占卜的时候要求有所牺牲的东西,而这种东西牺牲之后却...

評分

米兰昆德拉曾批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认为其忽略了肉体的真实感,在他看来,牙疼比我思更真实,他的命题应该是“我欲故我在”吧。 儒家哲学,也有类似于“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更准确点,应该是“我德故我在。”如孟子认为不忠不孝的人就是禽兽,这个命题就是“我德故我在...  

評分

米兰昆德拉曾批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认为其忽略了肉体的真实感,在他看来,牙疼比我思更真实,他的命题应该是“我欲故我在”吧。 儒家哲学,也有类似于“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更准确点,应该是“我德故我在。”如孟子认为不忠不孝的人就是禽兽,这个命题就是“我德故我在...  

評分

对这本书最早关注的就是意志无力的问题,道德如果是好的,为何我们却不能要求自身按照道德行事,而是受到外物的干扰呢?作者在论述德的时候分了三个部分首先就是从甲骨占卜中考察原始含义。大致可以理解为德就是在祭祀或者占卜的时候要求有所牺牲的东西,而这种东西牺牲之后却...

用戶評價

评分

倪德衛:陽明學和德行倫理,晚年轉而研究武王伐紂

评分

嗨 為啥讀第一遍的理解那麼粗淺 還是要加強問題意識呀

评分

嗨 為啥讀第一遍的理解那麼粗淺 還是要加強問題意識呀

评分

倪德衛:陽明學和德行倫理,晚年轉而研究武王伐紂

评分

嗨 為啥讀第一遍的理解那麼粗淺 還是要加強問題意識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