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張中行 隨筆 散文 負暄瑣話 中國文學 舊時光 文化 雜文
发表于2025-04-14
負暄瑣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是一本隨筆性質的書。作者取曬太陽時閑話之義,於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寫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學為中心的舊人舊事,得章太炎、黃晦聞等六十餘篇,於1986年齣版。用意是記可傳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作者說“是當作詩和史寫的”,因而筆下總是輕鬆中含有嚴肅,幽默中含有淚水。齣版以後,國內外報刊如《讀書》、《博覽群書》、《光明日報》、《文匯讀書周報》、《今晚報》、《青年報》,香港《大公報》、《東方文化》等,曾發錶多篇評介文章,認為作者有卓識和深情,以行雲流水、衝淡自然之筆寫今世之《世說新語》,描畫“逝者如斯”而寓悲憫人之懷,惜古憐今之趣,書格之奇,文筆之高,為近年所罕見。書早已售罄,現重印,除改正誤字外,並增周汝昌先生長跋一篇。
張中行,上學時期名璿,後以字罕用,改今名。1909年生於河北省香河縣一農傢。1936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畢業。曾教中學、大學,任編輯。學業方麵興趣廣泛,博覽,古今中外,人推為雜傢。較為專者為語文、中國古典、人生哲學。勤於寫作。自雲亦忠於寫作,不宜寫者不寫,寫則必以真麵目對人。著述早期偏於語文方麵,齣版者有《文言文選讀》、《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話》、《作文雜談》等。其後齣版者有《佛教與中國文學》、《禪外說禪》、《負暄瑣話》、《詩詞讀寫叢話》、《順生論》等。將刊印者有《談文論語集》、《說夢樓談屑》、《流年碎影》等。現任人民教育齣版社特約編輯審。
書是好書,可惜不是自己喜歡的。介紹瞭張中行與民國那些知識分子的往事,許多點到為止,讓人無法身臨其境。以為是巨流河的風格,可惜抽象瞭許多。
評分唉,老北京啊
評分“三話”中,這本最好。
評分80年代後,社會逐漸活絡起來,很多老作傢收到約稿,重新動筆,汪曾祺、張中行,於是散文也好熱鬧瞭一陣。我嚮來愛看老人傢的文章,一來功底紮實、耐讀,二來常有掌故可看,滿足八卦好奇心,還有一種迴憶的調調,很溫暖而惆悵。此書最喜歡的是寫紅樓和沙灘的那幾篇,因為貼己,而有趣,另有一些,所寫人物不認識,而文章的內容也並不很舒暢,拼湊感稍嫌重,就大緻翻翻瞭。
評分文字實在太淡雅瞭,適閤邊喝茶邊讀。但是要如果作史料用的話還須謹慎。
突然发现《非常道2》的段子有那么多截自《负暄琐话》,编排的先后几乎与原书无异,语句更极少改动,若有改动也是只减无增。我一直觉着掌故学猥琐不堪,那是针对窥私意淫的内容和对事实稽考的避重就轻,是考据之末流,没料到其成书编排的过程还能拙劣到这个地步,那就是剽窃之...
評分半懂不懂的年纪喜欢逛古籍书店,在那个故纸扎堆的地方通常只有老头儿和中年人。当我顺着楼梯走上二楼的时候,有些人都抬起头看着我,接着又埋下头去。那时候的我有点得意,和我的同龄人颇有些与众不同的得意。多年后我才明白,那样的眼光里面多数带着疑问:一个小姑娘怎么会...
評分3月1日影响了我阅读的人去了 中行先生远行了,又是一位大师的离去.与启功巴金费孝通等位的离去的不同的是这次我感到揪心的痛,为中行先生。对于先生我是千万拥趸中最普通的一个,可先生对于我却是影响了我终身阅读的人。 先生多疑、先生质疑、先生不信仰、先生...
評分 評分負暄瑣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