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章錶符印文化研究

道教章錶符印文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宗教文化齣版社
作者:任宗權
出品人:
頁數:386
译者:
出版時間:2006-6
價格:3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123740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道教
  • 宗教
  • 符號
  • 儀式
  • 符咒文化
  • religion
  • 非虛構類
  • 方術
  • 道教
  • 章錶
  • 符印
  • 文化研究
  • 宗教文獻
  • 民俗信仰
  • 道教儀式
  • 符號學
  • 傳統文化
  • 信仰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繼《道教手印研究》之後的又一部探索道教文化的新著,二者可稱姊妹篇。作者通過十餘年的搜集訪問,在著名哲學傢唐明邦教授(武漢大學哲學係)指導下完成這一新課題。書中從道教章錶文化、符菜文化、印篆文化三個方麵研究道教神秘文化以及其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見解頗新。

道教章錶文化是道教齋釀文化中的瑰寶。作者從原始宗教信仰、原始祭祀風尚、道教科儀等多方麵加以探討,筍人們展示瞭道教章錶文化的多姿風采。

道教符篆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受到傳統文化藝術的多途徑、多形式影響。其中也蘊含著道教貴生重生,嚮往太平、熱愛和平,崇尚醫學保健等思想;道教符策文化中的書法與繪畫皆有獨到的藝術魅力及理論思想;更甚者道教符策文化的起源可遠及漢字的形成,對此作者皆作瞭深入的論證。受道教符篆文化正麵影響的印篆文化,更是絢麗多彩,觀此書定能一飽眼福。

作者近十餘年尋訪瞭許多高過,收集瞭由清末至當代《道戲》、《道教輯要》及《戒外道書》未收錄的道教章錶符篆文化。許多為老道長們秘而不傳的絕世孤本,麵臨嚴重失傳絕跡的危險,作者經過多方耐心調查、搜集、整理,搶救瞭這一寶貴文化遺産,為研究由清末至當代一百五十多年間道教章錶符篆文化提供瞭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從中我們可以瞭解這個曆史階段道教齋舔科儀、道教文化傳播方式、道教文學以及道人們的文化素養、精神麵貌。其意義與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著者簡介

任宗權 武漢市道教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武漢道教大道觀主持。1968年齣生於陝西省蒲城縣,1992年於中國道教學院“高功班”進修,曾在河南、湖北、湖南、雲南、陝西等地道教知識學習班主授全真韻學、齋醮科儀、章函符菜印篆等知識。2002年中國道教全真派第三次“韆山五龍宮玄都律壇”開壇傳成被中國道教協會聘為傳戒八大師之一的登篆大師。著作有《玄門日誦早晚經注》(閤著)、《道教手印研究》,發錶道麯及論文四十餘篇。

圖書目錄

序一 任法融 /1
序二 唐明邦 /2
序三 袁誌鴻 /7
緒論 道教齋醮科儀之文化內涵 /1
第一節 上古祭禮禮樂與道教齋醮科儀 /1
一、原始祭祀文化來自原始自然崇拜與靈魂信仰 /1
二、夏商頻繁的祭祀活動是西周禮樂文化形成的基礎 /5
三、先秦祭祀遺風與《禮樂》思想 /7
第二節 道教齋醮科儀的形成與曆史發展 /13
一、早期道教齋醮科儀的形成 /14
二、唐宋元明時期道教齋醮走嚮興盛 /17
第一章 道教青詞文化 /39
第一節 青詞與古代祭歌 /39
第二節 青詞與駢文 /44
一、早期駢文與道教的纂經運動 /44
二、唐宋駢文與道教青詞的形成 /59
三、元明清駢文與道教青詞 /76
第三節 道教青詞的文學特色 /96
一、青詞受道教經典中駢文風格的影響 /97
二、道教齋醮科儀中的駢文特色是青詞文風的方嚮 /101
三、道教青詞及青詞詩的文學特色 /108
第二章 道教符籙文化 /127
第一節 從符文化談漢字的起源 /127
一、文字是語言錶達能力的延伸 /127
二、從思維、符號與文化談符與文字的淵源 /128
三、道經中關於符文化起源之說 /132
第二節 符文化中的圖騰崇拜痕跡 /138
第三節 符文化中的原始靈魂信仰 /146
一、用紅色書符是原始靈魂不死信仰的遺傳 /147
二、道符的攝魂招魂度魂功能 /152
第四節 道教符文化的宗教內涵 /156
第五節 道教齋醮中的符文化/166
一、道教齋醮科儀中關於書符的各種行持 /166
二、道教齋醮科儀中關於壇場用符的規定 /172
三、道教醮壇法物用符 /176
四、道教符法的各種功能 /198
第六節 道教符文化與書畫藝術 /21 1
一、道教符文化與書法藝術 /211
二、道教符文化與繪畫藝術 /215
第三章 道教咒語文化 /221
第一節 咒語的形成及其驅使性/221
一、早期咒語的形成 /221
二、道教咒語的驅使性 /223
第二節 咒與道教齋醮文化/226
一、道教齋醮法事用咒 /226
二、道教法物修持與咒語 /228
第三節 道教持戒與內修持咒 /233
一、道教持戒與咒 /233
二、道教持咒與存想 /235
第四節 道教符篆與咒語 /238
第五節 道教持咒的四個形式 /242
第四章 道教篆印文化 /246
第一節 道教篆印探源/247
第二節 道教篆印的功能/252
一、佩戴印篆之功用 /253
二、章函用印的作用 /256
第三節 關於道教造印的幾個問題 /259
第四節 形色各異的道教印篆 /263
第五章 道教章函文化 /274
第一節 道教醮儀降真緻聖思想 /274
第二節 道教章函理論/278
一、書章的功能與具體操作 /278
二、關於道教章函的其它規則 /283
第三節 道教章函的各種文式/289
第四節 現通行全真章函文式 /299
一、全真章函文化中的天象與陰陽五行思想 /299
二、全真章函規則 /309
三、全真章函《諸真宮闕》 /319
第六章 道教齋醮壇場用聯 /336
第一節 道教齋醮用聯有幾種重要功能 /337
第二節 道教壇場常用聯選錄 /339
一、廟門用聯 /339
二、道院用聯 /340
三、殿堂用聯 /341
四、薦亡用聯 /345
五、清醮通用聯 /358
附錄 清末至當代著名道教青詞章錶專傢 /372
參考書目 /378
後記 /38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文化”研究,流於空泛。

评分

“文化”研究,流於空泛。

评分

真正開始啃道教相關

评分

不錯的文化研究書,但內容稍止於理論

评分

“文化”研究,流於空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