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浪的《地圖的發現》在三聯書店齣版,上市後深受讀者喜愛,有人評價:“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看地圖,收地圖,寫地圖的;我知道寫這本書的人是一個有思想有情趣的人;我也相信讀這本書的人一定會開捲有益的”, 作者“在輕鬆流暢的隨筆式的文字裏,經緯文史,縮放物事,把枯燥的地圖寫活瞭”。楊浪多年來從事媒體工作,自上世紀80年代先後在《中國青年報》、《三聯生活周刊》、《中國青年》雜誌、《財經時報》、《財經》雜誌等媒體任高級職務,閑時以收藏地圖為樂,並將此愛好發展得與眾不同深入透徹:有專門係統之理論,有切磋交流之博客,有“窺一圖見天下”之抱負。楊浪常引:“地圖之為用決不僅識地名望山水而已,實尚有其他重要知識可以披冊而得”,地圖之符號煌煌涵蓋空間,文字爍爍觸及古今。所以讀懂一張地圖,曆史、文化、科技三本書缺一不可。讀圖需要讀書,需要去尋找隱藏在“圖”之後的浩浩蕩蕩,而且,尋找的途中不僅要思考曆史在時間軸綫上的演進方式,還要注意它們在空間上的存在方式。在這場講座中,楊浪如何從幾百張大大小小的地圖中洞穿古今、窺見天下,我們將拭目以待。
楊浪 職業媒體人,先後在《中國青年報》、《三聯生活周刊》、《中國青年》雜誌以及幾傢財經媒體任職,幾十年來有大量新聞作品問世,並成為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傢。
地圖收藏是業餘愛好,從軍營到傳媒幾十年不輟,已經收藏瞭幾韆張(冊)各類地圖,而且以各年代的軍用地圖為主。近年來,他以“14軍”的網名在網上齣沒,並且經營自己的個人地圖收藏博客,深得讀者好評。本書收集瞭作者關於地圖研究和收藏的部分隨筆。讀者如果讀瞭本書還不滿足,可以上他的博客看看——http://ditudefaxian.blogchina.com
我每次旅行也都喜欢把地图留下来,但至于收藏地图却只是有过想法没有行动。本人也算地理学科班出身,但此书却尽是一个随感杂记,作者只是信手写来,并没有传递更多的东西。略不能尽兴。 我所共鸣的是对精致地图本身美感的体会。 另有一些关于地理学界的逸闻轶事倒是有点意思。
評分我不收藏地图,但我喜欢地图。 买这本书是在卓越上,过年的后的习惯。 这本书好的地方是,能让人了解的一些东西,但似乎是太远的事情。 不好的一点,地图都是缩印的,根本不能细窥作者的体验。
評分我也喜欢地图。小时候家里客厅很小,四方饭桌靠墙放,桌边的墙上就贴着一张中国地图。经常边吃饭边溜几眼,边夹菜边想着长大后我要去那些有着很神气名字的地方。 还曾经梦想有个地球仪,我记得家里还很严肃地讨论过我考试成绩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给我买,以及把这笔费用算作对...
評分《地图的发现》,可以说是作者将自己的业余爱好,变成一本纪念或收藏的册子。 封面的封皮拆下展开,便是一副地图,装潢上显得用心。 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力求雅俗共赏。不过,沉闷和高雅往往也只有一线之隔,在快要越线的时候,作者往往来几句口语化的解释或感想,但是也让人在...
評分地图的力量《地图的发现》 我一直喜欢地图,也一直在收集地图,可是和这本书的作者杨浪相比,还差得太远。图书图书,这个词前面的图字,有人说是图片,但是我和作者杨浪更喜欢把图字解释成地图。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左史右图中的图,可以肯定指的是地图了。 杨浪是一...
有趣的地圖寫得還挺無聊的,並且那麼貴
评分圖還是不錯的,就是內容一般性,不是專業的沒有多大的興趣
评分地圖愛好者到地圖收藏者的心得體會,能看齣來地圖收藏者更會收集那些歲月古老的地圖,真心未來齣個楊浪所收集地圖的圖集是能夠大賣的~
评分I267.1/445 文筆差瞭點。
评分圖還是不錯的,就是內容一般性,不是專業的沒有多大的興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