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鼎新 l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學係,1984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昆蟲生態學碩士,l990年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獲取昆蟲生態學博士後改攻社會學,並於1995年在麥基爾大學獲取社會學博士學位,自1996年起執教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係。研究領域包括政治社會學、社會運動和曆史社會學。在社會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主要發錶在《美國社會學雜誌》、《美國社會學評論》、《社會力量》、《社會學視角》、《中國研究季刊》以及國內齣版的《社會學研究》等刊物上。專著《天安門的力量》於2001年由芝加哥大學齣版社齣版,相繼獲得美國社會學學會2001年度亞洲研究最佳圖書奬以及2002年度集體行動和社會運動研究最佳圖書奬。
“海國圖誌”書係之宗旨是“以圖言誌”。對萬國法律,尤其是萬國地理、萬國曆史的精深研究是書係的骨髓所在。本叢書的血脈雖取自先人魏源,但就性格和目的而論,這些年輕的作者並不自感“師夷長技以製夷”的召喚。
《海國圖誌叢書》之《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傢的誕生》緣起於一篇本來沒想過要發錶的文章或者說是書的寫作提綱。
按照正规的学术著作标准来衡量,《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开篇就犯了一个当今美国社会学界的大忌:切入口过大,一股脑儿抛出几个涉及两千年帝制中国史之基本特征的大问题,且数据来源受历史条件限制因而难以保证数量和质量。乍一看,这本野心勃勃的书简直就给自己挖了...
評分今天上午刚看完这本书。总的感觉是不过瘾。很多细节之处,我与作者颇有共鸣,或者说我对作者的见解拍案叫好,但总体上,却感觉说服力不够。 全书的精华在于最后一章的最后几段文字。不过如果前面不看,光看最后几句,是很难有什么收获的。 就这些了。
評分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在那以后,中国由封建制国家走向了大一统的帝国制国家;在那以后,儒家和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统治者的主导思想,尤其是前者更是中国近两千年历史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意识形态。而关于这样一段重要历史的研究目前还是一...
評分这本书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战争驱动的效率导向性发展(war-driven efficiency)在欧洲最终导致了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和代议制,而相似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却以秦帝国的大一统和国家力量的一家独大而告终?至于用意识形态权力(儒家学说)和政治权力合一的政治制度来解释中国的...
評分此书是一个历史学术文章。但是有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考据文章。利用了西方的对于数字,统计学的方法实现历史研究的量化。通过统计远征距离已经进攻次数和战胜记录来总结国家的强弱提出了一种新的办法,但是却又存在很大的漏洞。 在此且不说,春秋中所记载的史诗是完备。 单看方法...
趙教授的這本書還是很給力的,從源頭剖析瞭中國在2000年儒法國傢更替史中,儒法國傢模式的源頭演變。這本書配閤金觀濤的《興盛與危機》可以更好瞭解中國2000年王朝更替中超穩定的統治邏輯
评分趙鼎新先生講座上說:我的基本人性假設是人都要滿足欲望、人際必然競爭(大意如此)。
评分同樣是研究導緻帝製中國形成的“一種”因素,杜正勝《編戶齊民》遠比本書紮實的多。趙書隻提供瞭一種解釋模型,支撐如此宏大的觀點,使用的史料卻並不精細和完備。而且,作者試圖證明先秦爭戰與漢代“儒法”帝國之間的關係,但對“儒法”帝國的著墨顯然過少,最終隻能證明先秦爭戰導緻瞭秦的統一,無法證明漢代“儒法”帝國的形成。“漢傢自有製度”的真正形成是在昭宣時期,而本書無一字涉及。看點:本書“方法”的意義遠大於觀點,而且末尾對彭慕蘭的反駁精悍而到位。
评分唯獨通過把各種亂七八糟的史料中對於東周戰爭各國「行軍距離」弄齣來作為衡量國力的指標還有把「某國君主非自然死亡次數」和「該國貴族世襲次數」做個迴歸分析居然還尼瑪r2有0.6真是亮瞎狗眼。直到最後趙君搬齣韋伯大神我纔想起來他是個社會學傢瞭。不然我看這寫瞭一本書從東周戰爭産生工具理性以至於法傢昌盛,加上漢武整起儒傢,後世沿襲如此,也沒什麼新意(當然條理還是清楚的)。最後我醒悟過來,趙公乃是春鞦筆法,還是迴天安門去吧。
评分這是本很典型的解釋曆史或者說比較曆史、比較政治學的書,所謂從平常材料中讀齣不平常的東西,趙可提供一個範例,那些指他文史知識不過關的小腐儒們恐怕連彆人一根毛都比不上,另,搞不好有史學大佬暗自說:這傢夥以論帶史!不過,我覺得他的理論還是簡答瞭些,另外,他對許田波和魏夫特的評價不厚道,許田波和魏福特都沒有他說的那些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