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發明者》這本書很有趣也頗有意義,作者從另類的角度來看醫學,特彆是在醫學快速企業化、商品化及世俗化的時代,部分不當的行為已經扭麯瞭醫學的真義。本書用不同的思考模式來批判醫學,有振聾發聵的功能,但也有一些小小的偏差,為使這本足夠顛覆醫學的書不緻於誤導大眾,便應允為序,藉以提齣另類的看法。
這個生命醫療化的過程到底進展到什麼程度?到底對我們的社會、對我們的醫療體係、對我們每個人産生瞭何等重大的影響?這一切到現在還很少有人談起,更沒有引起過任何爭議。本書將改變這種情況。書裏將會談到,販賣健康的規則是哪些,而我們要如何纔能保護自己的健康不被賣掉。
耶爾格·布勒希,德國最佳醫藥記者之一。他在德國和英國攻讀生物學和生物化學,並曾在漢堡新聞學校進修。,1994年起,他擔任醫藥和科學編輯,先後在德國著名媒體《明星》和《時代》雜誌社工作。1999年開始,任職於《明鏡》周刊,針對醫療産業做適大量深度報道,其中引起巨大社會反響的有《第二次性革命》、《兒童多動癥》等。
医生说你病了的时侯,也许是因为误诊。手术之后许久没有恢复,也许是因为这个手术根本没有必要。很多时侯,我们太相信权威了。因为我们自己不懂得保健、不懂得养生、不懂得医学,所以权威说的话,我们都信以为真。哪怕死了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医生已经尽力了。 其实很多时...
評分中国医改是个大问题,上学时也听过许多关于此论题的各种各样的讨论,市场化和福利化争论不休,06年的报告几乎宣布了市场化的失败,目前看来倒是福利化的李玲这一派占了上风,但是如何维持高福利而不至于走向福利破产仍然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这本书一方面指出了药商追求利润...
評分反重力思考:困于懒惰 Steve Mirsky 本期专栏我交得很晚。就是开不了头,没精打采。你们该了解这种情形。 幸好,编辑不能拿我怎样,因为我愉快地发现是生病造成我的拖拖拉拉:显然,我受到了“动机缺乏症”的困扰...
評分反重力思考:困于懒惰 Steve Mirsky 本期专栏我交得很晚。就是开不了头,没精打采。你们该了解这种情形。 幸好,编辑不能拿我怎样,因为我愉快地发现是生病造成我的拖拖拉拉:显然,我受到了“动机缺乏症”的困扰...
評分作为一个专业的药学人员,在看完这本书后,我不得不说,之前很多自己的猜测和怀疑,其实都是早有人关注了。记得在杨森的s党说,她每次和医生沟通时,都告诉他们其实医药代表在国外的地位是很高的,他们与医生不像在中国是金钱或者是利益的关系,以此赢得医生的好感。看完...
不太贊同,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
评分中心館藉 外公傢看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649426/
评分炒熱疾病概念,找病人,教育醫生觀念,診斷篩查,這些詞幾乎每天都聽到,太熟悉不過。製藥業的勢力和實力太強大,現代醫學早就失控,積重難返。其實這一切和現代工業文明帶來的各種問題一樣,根源都是人類的懶惰、貪圖享受,以及一麵自大傲慢一麵又不信任自己的力量而依賴外物。
评分: R199.1/4244
评分有點意思 翻譯的還算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