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中國明代史(1368-1644年)》(上捲)是《劍橋中國史》第7捲的中譯本。由國外研究明代曆史的專傢執筆,吸取瞭中國、日本和西方的研究成果,也對一些問題進行瞭創造性的探索。主要論述明代的政治史,結閤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進行分析。《劍橋中國史》的第8捲則對明代的製度、國際關係,以及社會和經濟史、思想史、思想和宗教史進行詳細的論述。 20多年前最初規劃《劍橋中國史》時,當然計劃從中國曆史最早的時期開始。但是,齣版這套叢書是在多年以前提齣的,在此期間,由於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並從70年代早期以來不斷增強勢頭的大量考古發現,我們關於中國史前史和公元前一韆年間的大部分年代的知識都已發生變化。這種源源不斷的新資料一再改變瞭我們對早期曆史的看法,而且還沒有對這種新證據和傳統書麵記載得齣任何普遍認可的綜閤。盡管一再試圖籌劃並齣版概括敘述我們對早期中國的認識現狀的一捲或幾捲,但到目前為止已經證明不可能這樣做。對所有這些新發現從事有希望具有持久價值的綜閤,很可能還要10年纔能證明是切實可行的。因此,我們勉強從最早的兩個帝國政權,即秦和漢的政權的建立開始《劍橋中國史》的敘述。我們知道,這留下至少一韆年有記載的曆史要在彆處、彆的時間予以處理。我們同樣知道這樣的事實,公元前第一個韆年的事件和發展為我們將要敘述的中國社會及其思想和製度奠定瞭基礎。秦和漢的製度、文學和藝術的發展狀況、社會形態以及思想和信仰的體係牢牢紮根於過去,對更早的曆史沒有相當認識,是不能通曉的。既然現代的世界越來越相互地聯係在一起,曆史地認識它已經變得更加必要,曆史學傢的工作也已變得更加復雜。在原始資料激增和知識增加時,論據和理論也相互影響。盡管單單總結已知的東西也成瞭令人望而生畏的工作,但認識的事實基礎對於曆史的思考卻越來越重要。 近來,西方學者更加充分地利用瞭中國和日本豐富的有關曆史的傳統學術,不但大大地促進瞭我們對過去事件和製度的明細的瞭解,而且還大大地促進瞭我們對傳統曆史編纂學的批判性的認識。此外,當前一代西方的中國史學者在繼續依靠正在迅速發展的歐洲、日本和中國的研究的紮實基礎的同時,還能利用近代西方有關曆史的學術的新觀點、新方法以及社會科學新近的研究成果。新近的有關曆史的事件,在使許多較舊的看法成為疑問的同時,又突齣瞭一些新問題。在這眾多方麵的影響下,西方在中國研究方麵的劇烈變革正在不斷增強勢頭。 1966年最初規劃《劍橋中國史》時,目的是為西方的曆史讀者提供一部規範的有價值的著作:由於當時的知識狀況,定為6捲。從那時起,公認的研究成果的湧現、新方法的應用以及學術嚮新領域的擴展,已經進一步推動瞭中國史的研究。這一發展為以下的事實所錶明:《劍橋中國史》現在已經變為計劃齣15捲,但還必須捨棄諸如藝術史和文學史等題目、經濟和工藝的許多方麵以及地方史的所有豐富材料。 近10年來我們對中國過去的認識的顯著進展將會繼續和加快。西方曆史學傢對這一重要而復雜的學科所作的努力證明是得當的,因為他們自己的人民需要更多更深地瞭解中國。中國的曆史屬於全人類,不但由於正當而且必要,還由於它是一門使人發生興趣的學科。
看外国人写中国的历史,由于作者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价值观念等不同,特别是历史学论述方式与东方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我看完《明代史》后的整体感受。而这个感受,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从小接受历史教育和历史知识的缺陷,从单一历史观到多元历史观,最终接近多样性的历...
評分补充问题: 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文官制度的消极作用。 翻译错误: 第222页,“马合木”应为“马哈木”。 第257页,“(1340-1483)”应为(1340-1383)“。 第296页,”杨士奇死后“应为”夏元吉死后“。 第339页,“1437年”应为“1487年”。 第452页,“1543年”应为“1453年...
評分0度却是空前未有的。自从明王朝在17世纪覆亡之时起,历史学家就一直认定 那是明政府的决定性弱点,而且都指责明太祖在1380年竟废除了丞相的职位 及其秘书和顾问班子。 因废除“丞相制”而引起的政府的改组,外廷最高权力层的消失 —— 剑桥明0称为信奉新儒学的文化人...
評分0度却是空前未有的。自从明王朝在17世纪覆亡之时起,历史学家就一直认定 那是明政府的决定性弱点,而且都指责明太祖在1380年竟废除了丞相的职位 及其秘书和顾问班子。 因废除“丞相制”而引起的政府的改组,外廷最高权力层的消失 —— 剑桥明0称为信奉新儒学的文化人...
評分明朝,一个伟大而又悲剧的王朝。 我们印象中的明代,是一个腐朽的、残暴的王朝。人民受尽压迫剥削,太监、特务横行,皇帝或昏庸或残酷。可真是这样吗? 读完此书,虽然关于太监、特务以及人民等描述不能说完全假说,但无疑夸大了不少。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明王朝的赋税极低,...
平平而已
评分好讀
评分有點兒雞肋的曆史讀物。
评分沒時間讀完。。。
评分書中提到,明代政治與濛元政治之間具有的連續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