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秦汉史

剑桥中国秦汉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英)崔瑞德
出品人:
页数:919
译者:杨品泉
出版时间:1992-2-1
价格:9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409076
丛书系列:剑桥中国史
图书标签:
  • 历史
  • 剑桥中国史
  • 秦汉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中国历史
  • 中国
  • 费正清
  • 剑桥史
  • 历史
  • 中国
  • 秦汉
  • 古代史
  • 剑桥
  • 学术
  • 文献
  • 考古
  • 政治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部《剑桥中国秦汉史》,原为费正清、崔瑞德共任全书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的第1卷,于1986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剑桥中国史》不是按卷次先后印行的,在这卷之前,第10、11和3卷业已先后问世,并且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翻译出来,以《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为题出版了。现在历史所的朋友们又译成《剑桥中国秦汉史》,要我在书端写几句话,我既感欣幸,又颇为惶恐。我在秦汉史方面学力有限,本没有着笔的资格,但承鲁惟一先生盛意,在本卷出书后即行寄赠,得以成为国内最早读者之一。细绎全卷,曾将一些感想写作书评,发表在《史学情报》上,其中即呼吁赶快把这卷书翻译出来。现在经过历史所各位努力,这个愿望实现了,写一篇小序确实是我的义务。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本卷也不例外。全卷16章,原文多达981页,分别执笔的学者大都对章节论述的范围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例如第1章《秦国和秦帝国》的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教授卜德,30年代即已出版《中国的第一个统一者》一书;第3章《王莽,汉之中兴,后汉》的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毕汉斯,著有《汉朝的中兴》;第6章《汉朝的对外关系》的作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著有《汉代的贸易和扩张》;第9章《秦汉法律》的作者荷兰莱顿大学退休教授何四维,著有《秦法律残简》、《汉法律残简》;第7章《政府的结构与活动》、第12章《宗教和知识文化的背景》等的作者英国剑桥大学东方学院鲁惟一博士,著有《汉代的行政记录》、《通往仙境之路》等书,诸如此类,不遑枚举。还有的学者,如法国法兰西学院的戴密微、日本东京大学退休教授西嵨定生等,更是大家所熟悉的。因此,本卷的作者阵容在西方学术界可称极一时之选,这部书也可谓西方研究中国秦汉史的结晶。

西方对秦汉史的研究有相当长的历史。本卷《导论》对此有概括叙述,一直上溯到明清之际来华的传教士卫匡国的著作。中国的二十四史始于《史记》、《汉书》,读史者也总是从前四史入手,所以一接触中国史就是秦汉,同时秦汉在整个中国史上又有其特殊的重要位置。西方学者研究秦汉史的较多,成绩也较丰硕。看本卷所附参考文献目录,便可得到相当的印象。这部《剑桥中国秦汉史》,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和提高的。不很熟悉西方研究情况的读者,通过本卷不难知其涯略。卷中引用日本学者的论著也很多,足供读者参取。

这部书有几个特点,想在这里介绍一下。

首先是秦汉史列为《剑桥中国史》的第1卷,这一点恐怕是国内读者不易理解,而且是会有较大意见的。《剑桥中国史》的总主编序对此曾有说明,他们提到,在筹划编著这部巨著的时候,本想从中国史的开端写起,可是我国的考古发现日新月异,70年代以来更有进一步扩大的倾向,把中国史前史以至公元前第一千纪的历史面貌几乎彻底改变了,而现在还没有能把崭新的考古材料与传统的文献记载融会贯通而成公认的成果,因而全书只好从有大量可靠文献依据的秦汉开始。这种看法,和晚清以来疑古思潮的见解是有实质差别的。

《剑桥中国秦汉史》广泛引用了文献材料,而且很注意文献的辨伪和考订,这是不少西方中国学家一贯坚持的作风。大家可以看到,本卷各章中的引文,大多注意了使用经过整理校订的版本,包括中国、日本以及西方学者的各种注释。卷中图表也尽量做到有足够的文献依据。这是作者很重视文献的一种表现。

这样说,并不意味本卷的写作不重视运用考古材料。相反的,本卷不少作者都征引了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成果。例如都城的发掘和一批大墓的发现,在书中好几个章节得到介绍引用。尤其是有关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的部分,涉及考古材料的地方更多。由于本卷作者有几位是秦汉简牍帛书研究的专家,他们写作的章节引用这方面材料,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论法律时,征引云梦睡虎地秦简;论屯戍时,征引敦煌、居延等地汉简,使这些专门的研究汇合到历史的论述中去。中国的学者研究秦汉史,也是这样做的,但当前还有人在谈考古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时,总是过多地强调先秦,对秦汉考古重视不够,应该说这是不很公平的。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总编辑序
本卷序言
汉代的度量衡
汉代的帝系
导言
文字史料及它们的问题
考古物证
历史学研究
秦汉两个早期帝国的特有的发展
第一章 秦国和秦帝国
政治和社会背景
秦国:最初的几个世纪,公元前897?——前361年
实行变运河,公元前361-前338年
军事的壮大,公元前338-前250年
最后的征服与胜利,公元前250——前221年
胜利的原因
秦帝国:改革,成就和暴政,公元前221——前210年
帝国时期的思想潮流
秦的崩溃,公元前210-前206年
崩溃的原因
附录一 史料和现代研究
附录二 《史记》中的窜改增添部分
附录三 《史记》及其他史料的统计数字
第二章 前汉
政治史的模式
王朝的建立,公元前210-前195年
汉帝国的巩固,公元前195-前141年
时新派政策的充分发挥,公元前141-前87年
过渡时期,公元前87-前49年
改造和衰落,公元前49-公元6年
第三章 王莽,汉之中兴,后汉
王莽的崛起
王莽的统治,公元9-23年
汉代的中兴
后汉
第四章 政府的管理与存亡攸关的问题,公元57-167年
明帝与章帝统治时期,公元57-88年
和帝、殇帝与安帝统治时期,公元88-125年
顺帝统治时期,公元126-144年
……
第五章 汉代的灭亡
第六章 汉朝的对外关系
第七章 政府的机构与活动
第八章 后汉的制度
第九章 秦汉法律
第十章 前汉的社会经济史
第十一章 后汉的经济和社会史
第十二章 宗教和知识文化的背景
第十三章 主权的概念
第十四章 儒家各派的发展
第十五章 后汉的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
第十六章 汉代至隋代之间的哲学与宗教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 楚辞 占卜解决两类问题 真与假和成功与失败(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 荀爽:爱我者一何可爱!憎我者一何可憎! 3 隋 法琳 “道可道者,謂朝食美也。非常道者,謂暮成屎也。二者同出而 異者,謂人根出溺,溺出精也。” 道可道,即如早上吃的美食;非常道,就是黄...  

评分

中国第一次大一统王朝发端于秦汉,中国的行政组织架构、官僚体系建立和思想文化发展~一切都起源于这个时代。 一个民族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会预见到未来大概率会到哪里去。读好的历史文献书籍确实能拓宽自己眼光的长度,对当下会更客观理性的看待。 这本书对历史知识薄弱的...  

评分

历史特别的有意思,在看完了中国通史和哈佛中国史后开始啃读剑桥中国史,仅为兴趣,乐此不疲。要想还原真实的历史特别的难,得有考古支持和文献支撑。秦朝历史基本以史记等文献支撑,而这些文献会带有作者的主观偏见和后人的修改,所以历史的乐趣就在以此,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  

评分

以论文的形式,梳理秦汉历史,主要从政治、对外、宗教等方面展开。在每个方面,在根据作者认为的这个要素的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1.秦朝的崛起 看完书中的描述,主要在于秦朝在七国之中,通过商鞅的改革,打破宗族利益,使整个社会原子化,赏罚分明的规则,坚定不移的执行,有效...  

评分

剑桥中国秦汉史 1、由于各章的作者不一样,写作风格还是有点差异的 2、源于史籍,又不局限与史籍。摒弃史籍中夸张,猜想,诽谤等春秋笔法的内容 3、可怜汉唐盛世,外戚,宦官,潘镇,唉。。。 4、所谓的汉唐盛世,其实是汉民族的对外扩张史。 5、书里说的好,史籍都是着眼于政...  

用户评价

评分

写书的人颇把怀疑当个性,被这堆怀疑论和引文打断的毫无条理

评分

非常漂亮!

评分

我不认为这是历史,因为意识形态,现代大陆的书籍不能读,但是西方写书问题也在。大陆套马列,西方一定要宗教,哲学,我认为真的没法读下去

评分

秦汉史写的好枯燥,不喜欢。

评分

16书35。剑桥中国史,大陆出了十卷,此前看过共和、民国、晚清六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