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作者以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我国14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我国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饮食名著。
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自问世以来,这部书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今浙江杭州人氏。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也是著名的美食大师。他于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选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区任县令,先后于江苏溧水、江浦、沭阳、江宁任县令七年。为官正直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从此广交宾朋,云游四野,对酒当歌,论文赋诗,成为当时著名的雅士,风流才子。
袁枚将“秋油”用得出神入化,说它是“万金油”也一点不为过。秋油在书中以不同姿态频繁穿梭在猪牛鸡鸭鱼虾,笋芥菌芹韭瓜之间。或与菌萍水相逢,曰之蘸:“松菌单用秋油泡食,亦妙”;或与肉形神相交,曰之腌:“用鸡脯肉去皮,斩成薄片,秋油拌之,纤粉调之”;或同山药干柴...
评分《随园食单》:细数十八世纪袁枚在随园里的食色人生 文/方木鱼 南京随园菜与曲阜孔府菜,北京谭家菜号称中国最有名的三大官府菜。私房菜是指无牌照、无跑堂、无固定菜单,惟独厨师有手艺的小众菜肴。文人菜则是中国所独有的饮食文化现象。《随园食单》所记随园菜是难...
评分袁枚好好的原著,就被这“延伸阅读+名家杂论”毁掉了 下面是一些截图
评分《随园食单》:细数十八世纪袁枚在随园里的食色人生 文/方木鱼 南京随园菜与曲阜孔府菜,北京谭家菜号称中国最有名的三大官府菜。私房菜是指无牌照、无跑堂、无固定菜单,惟独厨师有手艺的小众菜肴。文人菜则是中国所独有的饮食文化现象。《随园食单》所记随园菜是难...
评分时下文人骚客,只要说到谁最会吃,很少人会不提《随园食单》,而提到《随园食单》就不会不提作者袁枚。袁枚,字子才,生于1716年,活了82岁,在当时算是人瑞了。在孟缎红成长的那个年代,中学课本里选过袁枚的《祭妹文》当课文。袁枚与其三妹袁素文,从小青梅竹马,兄妹间情...
终于读完了。百感交集。18世纪的祖国吃货和今天也差别不大,深感欣慰。文人的胃啊,不会做的就老实说不会做,我就是写出来告诉你我吃过呵呵,最多告诉你去哪儿吃。今天的人要是敢这么写书非拉出去胖揍一顿不可。随园的食单儿是袁枚的食单儿,充斥着文人食客的精神诉求和逼格需要。他对吃有自己的高追求。吃素菜不加荤才是雅,酒不爱喝但爱喝好酒。猪肉是好肉,牛羊肉只能算二类。鸡是禽中霸王。用鸡汤炖一切尤其是鱼。随园的喝茶法儿是高雅且正确哒。还得先告诉你众口难调咋地某某文人写的才是渣。袁枚有点儿萌。
评分旧时文人讲吃,必定带了旧时代色彩,那两柱香的火候,燃起一个天真性情的人对生活朴实的炊火。
评分旧时文人讲吃,必定带了旧时代色彩,那两柱香的火候,燃起一个天真性情的人对生活朴实的炊火。
评分吃货的讲究,秋油甜酒快到碗里来!
评分qui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