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卜荪在《朦胧的七种类型》中所说的“朦胧”,既指诗之为诗的根本,又指诗歌语言形式上的特点,这两个层次的含义具有一种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既体现了燕卜荪超越形式主义的努力,也体现了燕卜荪理论的困境。它启示我们,在文学研究中,“美”这一价值尺度是不可忽视的。
这本书是英国批判文学的里程碑。。。。。。。。。。。。。。。。。。。。。。。。。。。。。。。。。。。。。。。。。。。。。。。。。。。。。。。。。。。。。。。。。。。。。。。。。。。。。。。。。。。。。。。。。。。。。。。。。。。。。。。。。。。。。。。。。。...
评分 评分这本书是英国批判文学的里程碑。。。。。。。。。。。。。。。。。。。。。。。。。。。。。。。。。。。。。。。。。。。。。。。。。。。。。。。。。。。。。。。。。。。。。。。。。。。。。。。。。。。。。。。。。。。。。。。。。。。。。。。。。。。。。。。。。。...
评分我对诗人燕卜逊的印象来源于一位当年西南联大的老先生。当然,那先生很老了,几乎已经丧失了继续在这个世界上文艺下去的资格,众所周知,资格常常不言而喻,最好的办法是让国家立法,规定谁到了什么年纪就禁止文艺只能勉强做做大腹便便的愤青,擅自违令者,我看,就罚他每天...
评分Ambiguity這個詞不是一個褒義詞,它的意思是“曖昧”“模棱兩可”或者“不清楚”。 Empson在這本書裡說,在英國文學,尤其是詩歌中,有時候一句話里所包含的意思是曖昧、模糊、不清楚的,你不能確定它說的是什麼。他舉了七種類型,每一種類型都有例子。最終他實際上承...
讲述修辞中的“朦胧”:第一种类型是声音与氛围的朦胧,包括对仗;第二种朦胧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意义,融为一种意义;第三种朦胧是同时表现出两种表面上上完全无联系的意义;第四种朦胧,各种选择意义结合在一起;第五种朦胧,侥幸的混乱,就是作者无心插柳柳成荫;第六种朦胧表述的东西是矛盾的,互不相干,让读者自己进行解释;第七种朦胧是完全矛盾,表达作者思想中分歧。其实我觉得说了那么多,还不如诗经简单说“赋比兴”来的痛快。比较艰涩,不过也算文学批评中的必读物了。补了一个大学留下的坑。
评分在学校图书馆里看的,老书了,最近才知道燕仆孙诗歌同性恋。这本书当年读起来感觉很费解,现在看起来挺清晰的。很多手法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或者用来反驳的东西了。
评分我在读Potential images: ambiguity and indeterminacy in modern art,看到里面引用William Empson的seven types of ambiguity,想起这书我读过,很好,国美出的这种封面的这一套书本本都很好
评分理论归理论,没有足够的文字天分用起来还是有点吃力
评分#201400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