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蒋寅
出品人:
页数:305
译者:
出版时间:2003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3436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蒋寅
  • 文学理论
  • 诗学
  • 古典文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 文学研究
  • 学术
  • 古典文学
  • 诗歌赏析
  • 诗学理论
  • 现代诠释
  • 文化研究
  • 文学批评
  • 中国文学
  • 思想史
  • 语言艺术
  • 审美体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对中国古典诗学若干基本概念和命题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资料的运用都基于作者多年研究诗歌史和诗学文献的积累。其中有些问题,迄今为止很少有人涉及;有些虽被谈得很多,但作者提出问题的角度和结论仍能自出新意,成一家之言。初版问世后,学界多有征引、发挥,有些篇章曾引起讨论和商榷。这次再版,新增了作者近年撰写的《境·境界·意境》、《以高行卑》两篇,并对原先各篇作了不同程度的充实和修订,但未改动最初的分析和结论,以保留原有的学术面貌。

作者简介

蒋寅,1959年生于南京,1988年于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京都大学、韩国庆北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著有古典文学研究论著若干种及随笔《学术的年轮》、《金陵生小言》。

目录信息

引论:古典诗学的遗产及其价值
(一)转换:困境与出路
(二)立场转换:尊重理论遗产的历史价值
(三)理论遗产发掘和诠释的历史取向
一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诗歌本文构成的基本单位
(一)意象·意境概念使用的纷乱
(二)意象与物象·语象的区别
(三)意境的本文属性
(四)语象·物象·意境的重新定义
二 境·境界·意境——“意境”概念的古与今
(一)古人的“意境”概念
(二)王国维对“意境”的曲解
(三)意境与境·境界
(四)“意境”的现代化过程
三 清——古典诗美学的核心范畴
(一)“清”在古典诗学中的位置
(二)作为传统审美趣味的清
(三)清在诗学中的确立
(四)清的美学内涵
(五)清作为诗美的核心概念
四 以禅喻诗——一以禅喻诗的学理依据
(一)不可言说的言说:禅与诗的表达欲求
(二)不说破和悟入:诗学中的以禅喻诗
五 含蓄——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增值过程
(一)“含蓄”概念溯源
(二)“不说破”与“绕路说禅”
(三)代语·不犯题字·不著题
六 起承转合——诗学中机械结构论的消长
(一)诗学中起承转合之说的由来
(二)起承转合与八股文之关系
(三)起承转合之说在诗学中的展开
(四)诗学对起承转合之说的清算
七 以高行卑——中国古代文体互参中的体位定势
八 至法无法——古典诗学技巧的终极观念
九 诗中有画——一个被夸大的批评术语
十 代人作语——角色诗的类型及性别转换问题
十一 文如其人——诗歌作者和本文的相关性问题
十二 言志·感物·缘情——有关诗歌观念转变的考察
十三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以唐诗繁荣原因的探讨为中心
十四 以诗为性命——中国古代对诗歌之以人生意义的几种理解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个人感觉并不是十分好。蒋金陵熟悉清代诗学文献,征引广博,但是如果剔去材料,剩下来的观点和论述都只具备简单的骨架,不够深入透彻。这个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在“以高行卑”一篇,实际上讲的是本色与破体问题,但说文体互参时,罗列材料占了很大比重,几同类书,但仍然是...  

评分

全书看头尽在前两篇论文,参之美学、历史学和语言哲学等多重视角,综引前说,有破有立,他对语象、物象、意象、意境(以及境界)的论说,在我浅陋的阅读范围之内尚未见有凌驾其上者(蒋寅好像也受了日本学者的影响,偏好在小概念中说大课题,比如论“清”一篇,路数很接近他翻...  

评分

全书看头尽在前两篇论文,参之美学、历史学和语言哲学等多重视角,综引前说,有破有立,他对语象、物象、意象、意境(以及境界)的论说,在我浅陋的阅读范围之内尚未见有凌驾其上者(蒋寅好像也受了日本学者的影响,偏好在小概念中说大课题,比如论“清”一篇,路数很接近他翻...  

评分

个人感觉并不是十分好。蒋金陵熟悉清代诗学文献,征引广博,但是如果剔去材料,剩下来的观点和论述都只具备简单的骨架,不够深入透彻。这个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在“以高行卑”一篇,实际上讲的是本色与破体问题,但说文体互参时,罗列材料占了很大比重,几同类书,但仍然是...  

评分

全书看头尽在前两篇论文,参之美学、历史学和语言哲学等多重视角,综引前说,有破有立,他对语象、物象、意象、意境(以及境界)的论说,在我浅陋的阅读范围之内尚未见有凌驾其上者(蒋寅好像也受了日本学者的影响,偏好在小概念中说大课题,比如论“清”一篇,路数很接近他翻...  

用户评价

评分

西方理论运用之纯熟,情感共鸣之深沉。

评分

蒋寅写得还是不错的。但谈起承转合似有武断之嫌,对材料的梳理不够充分。

评分

作者把中国古典诗学里常见的几组概念拎出来做了详细的辨析,譬如他对意像与意境的澄清让人糊涂的头脑为之振奋,而给出文如人、诗中画的论述则打开了读者更为广阔的艺术想象,大胆的质疑与谨慎的求证使得古典诗学散发出现代精神。

评分

三段式:概念界定+历史梳理+深层文化心理发掘。诗中有画和以性命为诗两篇最好。语象/物象/意象/意境是划好界限、定好层次了,但实际用起来也太繁琐。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