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又是优秀文学作品,几千年来流传甚广,影响极大。这本《庄子今注今译》参考了古今中外各种校注本,择善而从,对《庄子》全书作了详细而全面的注释和今译,是一部较好的《庄子》通俗读本。
陈鼓应,福建长汀人。1963年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哲学硕士学位。后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讲师、台湾大学副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员。1978年后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哲学。1979年在台湾创办《鼓声》杂志,任发行人。著有《庄子哲学》、《庄子哲学探究》、《言论广场》等。
《庄子•天地》篇里有句话:“无心得而鬼神服。”且不谈这句话是否是庄子本人所说,仔细想来还是有很深的玄机在里面的。不管是《养生主》里的庖丁解牛,还是《天地》篇里的各种灵巧技艺,庄子的寓意还是很明显的:人生的境界不在于你了解多少技术;不在于你驳倒了多少对手;...
评分年轻时看庄子,被瑰丽绝妙的文采所裹挟,越发向往自适的生活,好象经历了种种外界强迫与自我强迫而急需一次人生的休假。其实,那会儿不过是刚刚结束了高考,青年心中的许多情绪,只是在对那种情绪做出一分敏感、一分夸张、一分模仿的学习。 之后,惊觉自己是如此的不求上进,于...
评分《庄子•天地》篇里有句话:“无心得而鬼神服。”且不谈这句话是否是庄子本人所说,仔细想来还是有很深的玄机在里面的。不管是《养生主》里的庖丁解牛,还是《天地》篇里的各种灵巧技艺,庄子的寓意还是很明显的:人生的境界不在于你了解多少技术;不在于你驳倒了多少对手;...
评分我以前看的这本书,颇有感悟。 庄子的人生境界:古语曾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但庄子对此不以为然,他宁愿做自由自在的鱼,也不愿沾染名利,尽管其毕生贫困,在穷闾陋巷中以编草鞋为生,但仍不堕其志,致力于道学的发展,并以乐观的心态追求至道,以求自身的逍遥。...
评分已经是三刷了,永远刷不完。真心不建议看竖排繁体的,除非你想在研究历代的古注,去古不远仅仅对于语言学来说,看了古注真的就没有自己的思路了。左传,毛诗,古论语我曾经努力去看过竖排繁体,甚至还拿着笔一个字一个字研究过。可是我感觉得慢慢写成横排简体,这样思路容易打...
……读到最后就把这本作为“实在是看不进去文言”来读点翻译调剂一下的存在了,这点上还是很方便的,混过了外篇的好些篇目。其余不知道该怎么评论,大概就是我采取了强硬的一定要搞懂句和句、句和节、句和篇章的逻辑后,发现不能太信服他所做的注吧。
评分看过道家,一点都不想再看儒家了……儒道不两立吧,对道家的思想接受的越多,对儒家的反感也就越强……老子算是道家的总纲,庄子应该是其正文……读道家的思想,得到的更多的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而是对于它们的释然……“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评分17.0121-0506,啃了3个半月,社会青年对《外篇》和《杂篇》中的黄老思想更感兴趣,特别是“君上无为,臣下有为”和“坏植散群”。即使《内篇》,也没读出什么自由和生命的味道,倒是从“三籁”和“齐物论”中读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权力和死亡。这不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么?庄子对人间政治的解决之道,终究还停留在神秘层面。
评分爱
评分虚室生白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