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蒋寅
出品人:
页数:228
译者:
出版时间:2001-9
价格:1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04311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明清
  • 古典文学
  • 蒋寅
  • 文学
  • 诗学
  • 诗歌
  • 论文
  • 巩师书单
  • 王渔洋
  • 康熙诗坛
  • 清代诗歌
  • 文学史
  • 士人文化
  • 诗学理论
  • 官方文学
  • 文人交往
  • 诗歌风格
  • 学术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将王渔洋作为康熙朝诗学的核心人物,从他与一代盟主钱谦益的关系,与宋诗风的关系,与清代古诗声调学说的关系,与康熙朝诗学的殿军——赵执信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渔洋诗学多方面的意义和影响。关于渔洋诗学的理论核心——神韵论,本书也联系康熙诗坛的理论背景,从《唐贤三昧集》的产生及影响阐述了它具体形成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渔洋词学也具有承前启后的开风气作用,并与诗学中的神韵论相辅相成;而他的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
一、诗坛盟主之代兴
二、王渔洋与清初宋诗风之消长
三、《唐贤三昧集》与王渔洋诗学之完成
四、五渔洋与清词之发轫
五、王渔洋与清代古诗声调论
六、王渔洋藏书与诗学的关系
七、王渔洋与赵秋谷
八、王渔洋诗学的一个侧影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玉关哀怨总难论      —— 读《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顺治十八年,钱牧斋老了。时已崭露头角的王渔洋,呈书牧斋,以诗为贽。而作为压卷之作的,自是当时传诵南北、和者至数百家的《秋柳》四章。“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我们可以想象,自称“余生...

评分

玉关哀怨总难论      —— 读《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顺治十八年,钱牧斋老了。时已崭露头角的王渔洋,呈书牧斋,以诗为贽。而作为压卷之作的,自是当时传诵南北、和者至数百家的《秋柳》四章。“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我们可以想象,自称“余生...

评分

玉关哀怨总难论      —— 读《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顺治十八年,钱牧斋老了。时已崭露头角的王渔洋,呈书牧斋,以诗为贽。而作为压卷之作的,自是当时传诵南北、和者至数百家的《秋柳》四章。“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我们可以想象,自称“余生...

评分

玉关哀怨总难论      —— 读《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顺治十八年,钱牧斋老了。时已崭露头角的王渔洋,呈书牧斋,以诗为贽。而作为压卷之作的,自是当时传诵南北、和者至数百家的《秋柳》四章。“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我们可以想象,自称“余生...

评分

玉关哀怨总难论      —— 读《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顺治十八年,钱牧斋老了。时已崭露头角的王渔洋,呈书牧斋,以诗为贽。而作为压卷之作的,自是当时传诵南北、和者至数百家的《秋柳》四章。“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我们可以想象,自称“余生...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实某老师讲谈龙录如何如何,也就是从这本书里生发出来的吧。我还以为是新见呢。

评分

平面化,通病~~~无甚可读

评分

为渔洋掩饰太多

评分

可资参考

评分

平面化,通病~~~无甚可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