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又与明朝著名文学家凌濛初所著的“二拍”合称为“三言二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地位,与“四大名著”、《金瓶梅》等齐名。
《醒世恒言》,明末冯梦龙编著,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与之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起合称“三言”,在“三言”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唐、宋小说,编撰者创作成分较多。《醒世恒言》在内容题材上显示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如表现明代后期城乡工商业繁荣的《施润泽滩阙遇友》是最著名的一篇;《卖油郎独占花魁》、《苏小妹三难新郎》等篇,塑造了具有新思想新道德的新人物,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艺术上则更加成熟,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个性鲜明,情节设计更加紧凑巧妙,展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口语化、生活化的文学语言运用得更加纯熟自然,表现出或含蓄,或风趣,或激越,或悲戚的多样风格。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戏曲家、通俗文学家。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又号墨憨斋主人。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冯梦龙一生在科举上不得意,将主要精力贡献给搜集、整理通俗文学的事业上。主要著作有:《喻世明言》(旧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平妖传》、《新列国志》、《古今谭概》、《情史》等话本和笔记小说;搜集、整理《挂枝儿》、《山歌》两种民歌集;改定《精忠旗》、《酒家佣》等曲本,编纂散曲集《太霞新奏》,并且创作了《双雄记》和《万事足》两部剧本。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
张明高,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空军后勤部任教员、干事、研究员、上校。退休前后从事语言文学工作,曾与他人合作出版《魏晋南北朝文论选》、《六朝诗话钩沉》、《荀子选》等著作,编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三家散文选,校注《醒世恒言》、《拍案惊奇》、《孽海花》三部古典小说。
仅仅摘一段梳栊的典故吧 据板桥杂记中记载“初破瓜者,谓之梳栊,已成人者,谓为上头”,明代妓女的初夜,称之为“梳弄”,在《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到有详细记载:小娘中,谁似得王美儿的标致,又会写,又会画,又会做诗,吹弹歌舞都余事。常把西湖比西子,就是西子...
评分对于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对于爱情,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憧憬;对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但对于自己,我们是否懂呢? 人性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这就如明代冯梦龙在他的《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有言:“看官有所不知。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江山...
评分惭愧,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在我如厕、吃饭、排队的时候消遣之用。不过,这套子书有个好处,百看不厌,且不消刻意留意上回看到哪里,随处开始看都能回味去穷。我很小时候开始看红楼梦,其实也是这种方式,不急着看完、也不急着揣摩,当小说看了一遍又一遍,很有味道。知道随...
评分《醒世恒言》第四卷《灌园叟晚逢仙女》,在“三言”中是少有的一篇,其间景致,令人如入仙境。正如读川端康成的《雪国》一般,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品味着其中的意蕴。 篇中所写的爱花之人,让我想起了一个朋友。比起秋先,她自然称不上“花痴”,然而,在我的小圈子里,她是最...
评分其实我很想给四星的。因为,一、故事讲得实在酣畅淋漓,引人入胜。二、行文用词,世俗有趣,活灵活现,或者说关键部分若隐若现,下笔轻重得当。 之所以没打四星是因为,我是绝对不会在我有了孩子之后让他在青春期看这本书的!!!!!!起码也要长到我这个年纪再看吧!!!因...
故事好看,囿于时代局限,对女性的轻视,压迫随处可见
评分三星内容,注释加分。
评分三言的艺术水平貌似比二拍要好。
评分注释精恰,书本身的内容还不错!许多篇目情节曲折,有一定的吸引力,即使一些质量不高的篇目也可以看出这种努力。如《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写报恩与借助神力发迹的常事,但写梦境,洞中经历等仍有曲折。有些篇目的艺术水准较高,如《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书中体现的思想较为驳杂,总体上还是积极的,如报恩,以小见大等。但众多艺术上较优秀篇目最终因为说教落入俗套,《李玉英狱中讼冤》写女主报仇经历的曲折还行,但报仇后因贞洁观念而自杀;《白玉娘忍苦成夫》女主男主战乱分离,二十余年后女主出家不愿接受男主派来人的劝说,让人感叹,但最后加上男主盛大迎接夫妻团圆的结尾,虽寄托美好的期愿,但似乎破坏了整体结构。有些篇目则落入情欲的罗列,神仙思想的注脚,如《 吕纯阳飞剑斩黄龙》《金海陵纵欲亡身》。作为那个时代的作品还是不错的!
评分注释精恰,书本身的内容还不错!许多篇目情节曲折,有一定的吸引力,即使一些质量不高的篇目也可以看出这种努力。如《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写报恩与借助神力发迹的常事,但写梦境,洞中经历等仍有曲折。有些篇目的艺术水准较高,如《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书中体现的思想较为驳杂,总体上还是积极的,如报恩,以小见大等。但众多艺术上较优秀篇目最终因为说教落入俗套,《李玉英狱中讼冤》写女主报仇经历的曲折还行,但报仇后因贞洁观念而自杀;《白玉娘忍苦成夫》女主男主战乱分离,二十余年后女主出家不愿接受男主派来人的劝说,让人感叹,但最后加上男主盛大迎接夫妻团圆的结尾,虽寄托美好的期愿,但似乎破坏了整体结构。有些篇目则落入情欲的罗列,神仙思想的注脚,如《 吕纯阳飞剑斩黄龙》《金海陵纵欲亡身》。作为那个时代的作品还是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