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郭預衡
出品人:
頁數:295
译者:
出版時間:1998-07
價格:12.7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23771
叢書系列:中國古代文學史
圖書標籤:
  • 教材
  • 古代文學
  • 文學史
  • 中國文學史
  • 郭預衡
  • 中國文學
  • 中國古代文學
  • 古典文學
  • 中國古代文學史
  • 文學史
  • 中國
  • 古代文學
  • 教材
  • 高等教育
  • 經典著作
  • 曆史
  • 文化
  • 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古代文學史1》為國傢教委七五規劃中的文科教材,與之配套並齣者,尚有《中國古代文學簡史》、《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等。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共有四捲,始於先秦,迄於清代中期。

本冊為第一捲,適閤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著者簡介

郭預衡,教授。直隸(今河北)玉田人。1920年11月生,195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45年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國文係,1947年又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史學研究所。建國後,曆任輔仁大學講師,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教授、中文係副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市文藝學會第一、二屆副會長。擅於古代散文的研究。與劉盼遂共同主編《中國曆代散文選》,著有《古代文學探討集》、《中國散文史》、《曆代散文叢談》等。《中國散文史》(上冊)曾獲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1991年);《中國散文史》(上、中、下)曾獲華東地區古籍優秀圖書一等奬(2001年),又曾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奬(2001年)。《中國古代文學史》曾獲華東地區優秀圖書特等奬(2000年)。

圖書目錄

編寫說明序 言 第一編 先秦文學第一章 先秦文學總論 第一節 先秦文學的發展軌跡 第二節 先秦文學的傳統特徵 一 發憤著書的傳統 二 憂國憂民的傳統 三 放言無憚的傳統 四 深於取象的傳統第二章 神話 第一節 神話的産生及其價值 第二節 中國古代主要神話 一 自然神話 二 創世神話 三 英雄神話 四 傳奇神話 第三節 中國古代神話的特色與演變第三章 《詩經》 第一節 《詩經》概說 第二節 《詩經》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意義 一 周民族的史詩 二 頌歌與怨刺詩 三 婚戀詩 四 農事詩 五 徵役詩 第三節 《詩經》的藝術成就和影響 一 直抒胸臆的特色 二 賦、比、興的手法 三 語言的聲律節奏第四章 史傢之文 第一節 《尚書》、《逸周書》 一 《尚書》 二 《逸周書》 第二節 《春鞦》 第三節 《國語》 第四節 《左傳》 第五節 《戰國策》第五章 諸子之文 第一節 《論語》、《墨子》 一 《論語》 二 《墨子》 第二節 《老子》、《莊子》 一 《老子》 二 《莊子》 第三節 《孟子》、《荀子》 一 《孟子》 二 《荀子》 第四節 《韓非子》、《呂氏春鞦》 一 《韓非子》 二 《呂氏春鞦》 第五節 《晏子春鞦》及其他 一 《晏子春鞦》 二 其他諸子第六章 “楚辭”與屈原 第一節 楚文化與“楚辭” 第二節 屈原和《離騷》 一 偉大詩人屈原 二 不朽傑作《離騷》 第三節 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 《九歌》 二 《九章》 三 《天問》 四 《招魂》 第四節 屈原及其作品的影響 第二編 秦漢文學第一章 秦漢文學總論第二章 秦統一後的文學 第一節 秦文學的曆史土壤及特徵 第二節 刻石之文 第三節 詔令奏議之文第三章 漢代論說散文與史傳散文 第一節 漢代論說散文發展概說 一 西漢鴻文 二 經學文風 三 復古文風 四 復古文風的新變 五 漢末清議之文 六 漢代其他散文 第二節 司馬遷和《史記》 一 司馬遷的生平 二 《史記》的體製 三 “史傢之絕唱” 四 “無韻之《離騷》” 五 《史記》的文學成就和影響 第三節 班固與《漢書》 一 班固的生平與思想 二 《漢書》與《史記》的比較第四章 漢代賦體文學 第一節 賦體名稱的來源 第二節 漢初騷體賦及其流變 一 漢初騷體賦 二 騷賦變體 三 騷賦的規範化 第三節 漢代散體賦 一 散體賦的文體因素 二 散體賦的興起與流變 三 散體賦的藝術特徵 第四節 賦的抒情化與小品化第五章 漢代樂府民歌與文人詩歌 第一節 漢代樂府民歌 一 樂府民歌的分類 二 樂府民歌的思想內容 三 《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 四 樂府民歌的藝術特色和文學史地位 第二節 漢代文人詩歌 一 廟堂詩歌 二 楚歌詩 三 四言詩與雜言詩 四 文人五言詩的産生 第三節 《古詩十九首》 一 《古詩十九首》的思想內容 二 《古詩十九首》的藝術風格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科学校上课时用的是袁行霈先生主编的文学史,因为考研需要,学习这套文学史。这套古代文学史的观点还是主要突出各时期各种文学体式的主要特点。在评价时比较大的一个特点是引证古人的评价十分丰富,虽然是“以古人注我”的形式,作者的个性和观点较少,但是对于学生对于文学...  

評分

可以当小说看,这套书可以让人了解更多文学作品,从而体会原书思想和作者的风格。不过还是要结合背景比较好~

評分

本科学校上课时用的是袁行霈先生主编的文学史,因为考研需要,学习这套文学史。这套古代文学史的观点还是主要突出各时期各种文学体式的主要特点。在评价时比较大的一个特点是引证古人的评价十分丰富,虽然是“以古人注我”的形式,作者的个性和观点较少,但是对于学生对于文学...  

評分

很惭愧,因为中国文学史动辄就是三四卷本,所以一直以来都只看袁行霈编的,直到最近才开始看郭预衡主编的这套四卷本《中国古代文学史》,从目录看,两种文学史都采用的是常见的三古七段划分法,袁版从先秦到近代共分成九编,郭版则到清代为止,没有近代内容——符合其“古代文...  

評分

可以当小说看,这套书可以让人了解更多文学作品,从而体会原书思想和作者的风格。不过还是要结合背景比较好~

用戶評價

评分

本科規劃教材之一

评分

本科規劃教材之一

评分

去年沒好好學,今年想重新看一下

评分

大學必修

评分

我敬愛的王慶生老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