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法律史 法学 徐忠明 法律 历史 文化 中国法律史 社会
发表于2024-12-31
包公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包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关于他的清廉爱民和铁面无私的记载和传说,数量之多,流播之广,影响之深,实为亘古一人。本书以有关清官包公的各种文学作品为基本材料,结合正史笔记,对于包公故事涉及的“定罪量刑”和司法审判活动,作了独到的分析与深入的阐释。
随着西学东渐,随着现代西方的法制、法律教育与法学研究范式的全面导入,古典中国的法律制度结构与法律知识体系开始出现断裂,并且迅速解体。在这种语境下,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法律史的叙事范式也被逐步“建构”起来,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其间,虽然屡经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的变迁;但是,总体而言,中国法律史的叙事范式基本处于西方法律知识系谱的 ”认知控制”之下。本搞试图追问的是:这套知识体系究竟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于“体悟”中国古典时代的法律制度呢?另一方面,过去的中国法律史研究,大抵囿于官方的法律典章和正史记载的解读,即便冠以中国法律文化史之名的某些研究,情形也是如此。然而问题在于:这些资料尽管颇能反映古典中国法律制度或者法律文化的面貌,但是,毕竟也有缺陷。根本原因就是,中国法律典章难免“理想”建构的情形,正史记载也难免遭到“点窜”。的事实;更为重要的是,正史记载基本属于帝皇将相的政治括动和法律活动,对于“处江湖之远”的细民百姓的法律生活,显然记述甚少。据此,本稿考虑用带有民间色彩的包公故事来解读中国法律文化,把它作为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一个特定的视角。
本稿分为三章,现在,稍作介绍如下。
第一章:“学术史与方法论”。鉴于法律与文学的研究还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学术课题,而且涉及历史领域;因此,有关本稿采取的学术姿态与研究方式,很有必要作出全面透彻的解释。首先,对于中国法律史的研究范式给予必要的梳理,以期勾勒本稿研究的问题意识;进而指出,解读中国古代细民百姓的法律生活与法律意识,对于我们把握中国法律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次,通过考察“档案、正史与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指出,文学故事不仅可以成为历史研究的资料,而且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叙事的样式,它们对细民百姓的法律生活和法律意识的叙事,具有档案和正史无法替代的价值。再次,从“公案”文学角度看,它们与中国古代判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说的直接一点,这些故事原本就是出自司法档案文书。最后,所谓“法律文化”研究,就是对于法律蕴涵的“意义结构”的解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稿提出在“语境”中解释法律文化“意义结构”的设想。而“语境”的建构,必须考述相关的历史事实;否则的话,所谓“语境”的说法,也就无从真正落实。据此,“考证、语境和意义”由此获得一种内在的关联。
第二章:“关于包公的三种叙事”。包公是一个历史人物,一个清官的典范;然而,包公又是怎样成为民间清官故事的“母题”的呢?进而,历史上的包公与民间故事中的包公又有怎样的关联呢?这是我们在研究包公故事时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通过考察作为历史叙事的包公形象,本稿认为,包公具有孝亲、忠君、清廉、爱民、刚毅严猛、不畏权贵的特征;所有这些,都是后来文学叙事的基调。其次,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和法律人物,包公自身对于政治和法律又有一些什么想法和论述呢?本稿认为,鉴于仁亲时代“吏治媮惰”的局面,包公政治思想的要旨在于:一是重建官僚的忠君和爱民的道德理想;二是完善官僚的选拔和考核的制度安排。包公的法律思想的基点在于:一是谋求天道、民意和法律的协调;二是维护皇权和刑法必须符合中道。最后,民间的包公信仰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本稿详尽地考察了包公故事的“作者和读者”与包公流播的基本脉络;并且,与历史叙事中的包公形象作了必要的比较。总之,民间叙事中的包公形象与历史叙事中的包公形象,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背离的地方。这种背离,不仅在于许多故事与包公本身无关这一方面,而且在于神化包公。必须指出的是,只有通过这种神化,包公才能获得“穿越”阴阳两界的神性力量,从而担当拯救细民百姓的使命,才能成为“权威”与“正义”的象征。
第三章:“包公故事的法律阅读”。本稿考察的包公故事涉及话本、戏曲、说唱、短篇小说专集、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各类文学样式,共有271个故事。通过仔细辨析每个故事,可以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刑事案件;与此相关,作为描写司法审判的 “公案”故事,也就必然眼于刑事审判场域。首先,本稿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刑法”中心的特质,与包公故事的描写颇为一致。在包公故事里,剔除重复的案件,刑事案件共有148 个;进而,通过详细解读这些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我所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包公故事的描写与当时的法律规定基本吻合。由此可以证明,这些故事与中国古代的判读文书有关;换句话说,它们大都出自司法判读文书,或者是对于司法判读文书的改编。在这个意义上,把它作为法律文化研究的资料,应该没有问题。其次,本稿认为,中国传统法律司法文化具有“集权”的特征,出于维护皇帝“集权”之目的,司法审判也就难免专断。在包公故事里,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凸现和张扬“暴力”的价值取向,这是维护是权所必不可少的东西。通过解读包公故事描绘的司法审判场景:权力关系、司法空间与司法仪式,本稿对于“集权’与“恐怖”的司法特征,作了非常详实而有力的解释。总之,通过解读包公故事中的法律叙事,我们不仅可以“质疑”那种困于国家法律典章与官方正史记载的可靠性和正当性;而且可以丰富我们对于细民百姓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的了解。另一方面,我们还能充分体悟包公故事透现出来的批判精神,从而理解古典时代中国的细民百姓为何期盼清官包公;并且,深人把握他们关于法律的想像与法律的诉求。
基本情况
徐忠明,男,1960年12月生,上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
1980-1984年,法学学士(华东政法学院)
1986-1989年,法学硕士(中山大学)
2000—2002年,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
兼职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
儒学与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
研究领域 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
讲授课程
本 科 生 中国法制史
硕士研究生 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比较法律文化
博士研究生 法律文化导论、新法律文化史研究专题
著作
1. 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中国法律精神(与任强合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 案件、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 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 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 法学与文学之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论文
1. 类型研究与思想逻辑:解读儒家礼法思想,《中外法学》2007年第3期
2. 清代绅士眼中的上海地方司法活动,《现代法学》2007年第3期
3. 清代诉讼风气的实证分析与文化解释(与杜金合作),《清华法学》2007年创刊号
4. 清代中国司法裁判的形式化与实质化,《政法论坛》2007年第2期
5. 雅俗之间:清代竹枝词的法律文化解读,《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
6. 提倡经典阅读(卷首语),《律师文摘》2007年第1期
7. 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可能前景:超越西方与回归本土?《政法论坛》2006年1期
8. 杨乃武冤案的平反背后:经济、文化、社会资本的考察(与杜金合作),《法商研究》2006年3期
9. 也说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政法论坛》2006年4期
10. 娱乐与讽刺:明清时期民间法律意识的另类叙事,《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5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3期转载)
11. 古典中国的死刑:一个思想史与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法学》2006年3期
12. 清代司法官员的知识结构(与杜金合作),《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5期
13. 传统中国乡民的法律意识与诉讼心态,《中国法学》2006年6期
14.虚构与真实:明清时期司法档案的修辞策略,《法学家》2005年第5期
15.从“灋”看中国司法的兴起及理念,《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6.明清刑事诉讼“依法判决”之辨正,《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
17.“办成”疑案:对春阿氏杀夫案的新文化史分析,《中外法学》2005年第3期
18.如何思考中国法律传统的现代意义,《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9.诉讼和伸冤中的中国传统民间法律意识,《想象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0.包公:清官之象征与法律之神明,《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1.明清诉讼: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A版
22.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几点省思,《中国法史学精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3.从类型角度谈中国法律史叙述:一个导论,《法史思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4.传统中国民众的伸冤意识:人物与途径,《学术研究》2004年第10期
25.如何思考中国传统法制的现代意义,《中西法律传统》第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权利与伸冤:传统中国诉讼意识的解释,《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5期转载)
27.讼师的眼睛,《清华法治论衡》第4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 论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1期
29. 小事闹大与大事化小:解读一份清代民事调解的法庭笔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6期
30. 解读包公的吏治思想与法律思想,《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号
31. 法律的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下),《中西法律传统》第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 关于中国古代“民法”问题:借题发挥,《<崇德会典>、<户部则例>及其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3.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清官司法,《法制日报》2003.5.22-29“理论专刊”连载
34. 关于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研究的省思,《学术研究》2003年第12期
35. 从类型角度谈中国法律史的叙述模式,《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
36. 开拓与创新:《求索集——张晋藩先生与中国法制史学》读后,《<崇德会典>、<户部则例>及其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7. 解读包公故事中的罪与罚,《现代法学》2002年第3期
38. 解读历史叙事的包公断狱故事,《政法论坛》2002年第4期
39. 法律的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上),《中西法律传统》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法律现代化,《湘江法苑》2001年第4期
41. “信诚”理念:法律与道德的基础,《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42. 从西方民法看中国古代“民法”问题,何勤华主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3. 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省思,《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44. 制作中国法律史:正史、档案与文学,《学术研究》2001年第6期
45. 清代民事审判与“第三领域”及其他,《法律史论集》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
46. 法制现代化的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解释,《法制现代化研究》2000年第6卷
47. 礼法的话语与实践:水浒与女性,《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8.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特点,《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2期
49. 从话本《错斩崔宁》看中国古代司法,《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
50. 皇权与清代司法运作的个案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51. 中国法制改革认知取向的考述与评析,《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52. 解读本土资源与中国法治建设,《中外法学》2000年第2期
53.浅谈中国古代的腐败与廉政,《法学》1999年第4期
54.“刑治主义”与中国古代法律观念,《比较法研究》1999年1期
55.晚清法制改革引出的两点思考,《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4期转载)
56.中华法系研究的再思,《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春季号
57.武松:好汉还是强盗?《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8.晚清法制改革的逻辑与意义,《法律史论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9.中国百年变法运动的两种话语,《法商研究》1999年《法制变革与教育》专号
60.关于唐代法律体系研究的述评及其他,《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5期
6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62.国家与社会:汉代“独尊儒术”及其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63.“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法律观念,《法律史论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4.“刑治主义”与中国古代法律观念,《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3-4期合刊
65.“礼治主义”与中国古代法律观念,《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春季号
66.辨异与解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类型研究及其局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秋季号
67.《金瓶梅》反映的明代经济法制释论,《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年秋季卷
68.从清代习惯法看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年春季号
69.通过西方思考:法律与经济的相互解释,《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年秋季号
70.古希腊法律文化视野中的《安提戈涅》,《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71.中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目标与途径,《现代法学》1997年第4期
72.开拓与创新——《求索集》读后,《中国法学》1997年第6期
73.关于外国法制研究的几点思考(与任强合作), 《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
74.《金瓶梅》“公案”与明代刑事诉讼制度初探,《比较法研究》1996年第1期
75.法律的经济分析与经济的法律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76.包公杂剧与元代法律文化的初步研究,《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6年秋季号和1997年春季号连载
77.“仵作”源流考证,《政法学刊》1996年第2期
78.西方市场法制的成因探源,《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1期
79.《窦娥冤》与元代法制的若干问题试析,《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增刊
80.从明清小说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81.与《罗马法与中国古代契约法》一文作者商榷,《法律科学》1996年第3期
82.《活地狱》与晚清州县司法研究,《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3期
83.西方市民社会与现代法制建设及启示,《政法学刊》1995年第3期
84.皋陶与“法”考论,《政法学刊》1995年第1期
85.从比较法律文化看法律移植,《学术研究》1995年第6期
86.《史记·循吏传》随想,《中外法学》1994年第2期
87.从《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看中国古代司法文化的特点,《历史大观园》1994年第9期
88.武松命案与宋代刑事诉讼制度浅谈,《历史大观园》1994年第11期
89.从薛蟠打死张三命案看清代刑事诉讼制度,《法学文集》(4),中山大学学报丛书1992年号
90.中国古代成文法公布考论,《法学文集》(3),中山大学学报丛书1991年号。
获奖
1.2007年,论文《权利与伸冤:传统中国诉讼意识的解释》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2.2005年,著作《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获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3.2001年,论文《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几点省思》获中国法律史学会2000年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4.1999年,论文《晚清法制改革引出的两点思考》获中国法律史学会199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5.1998年,论文《关于中国古代廉政法制及其成败原因的思考》获中国法律史学会1997年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6.1997年,论文《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获中国法律史学会优秀论文奖
7.2006年,中山大学文科优秀中青年学者桐山奖
8.2000年,中山大学蔡冠深奖教金奖
9.2000年,广东省二十年法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主持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项目“传统中国民间法律意识的文化解释”,2006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子项目“中西司法文化比较研究”,2001。
历史的意味淡薄一些,有些延伸甚无谓。历史层面的包公故事材料少,论述较为鸡肋,重点还是在如何以法律的视角来看待包公故事。
评分1、飞机上匆匆阅读,作者行文真拖沓,对政治、经济、思想背景的描述也有很生硬的感觉,如有修订的话,首要任务就是怎么把这书正文缩减到5万字以内吧……2、俺不是很喜欢带有后学色彩的历史研究,原因之一就是它们的讨论没有相对明确的结论,甚至根本不以获得结论为目的
评分本应是一个虚构与真实相结合、文化社会与法律制度史相照应的好选题,然而论证与史料两张皮,后学气息浓重反而弱化了应有的论证力度,历史研究这块不过关
评分徐忠明
评分观点新颖,但是废话太多!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包公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