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麟,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浙江省余姚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1886年(光绪十二年)生,幼年在私塾读书,12岁进入绍兴中西学堂,开始学习外语和科学知识。后在家乡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1908年8月赴美留学。次年2月入加州大学,先习农学,后转学教育,1912年于加州大学毕业。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攻读哲学和教育学。1917岁3月,蒋梦麟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即回国。1919年初,蒋梦麟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自1919年至1945年,蒋梦麟在北大工作了20余年。1964年病逝于台北。
自1919年至1945年,蒋梦麟在北大工作了20余年。在蔡元培任校长期间,他长期担任总务长,三度代理校长,1930年冬正式担任北大校长。先后主持校政17年,是北大历届校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学识渊博,精明干练,在那黑暗而动荡的漫长岁月里,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办学,为北京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书含《西潮》、《新潮》两书及“附录”。《西潮》记录了1842年至1941年中国的百年历史,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作者利用抗战期间躲空袭的“闲暇”,在没有灯光、没有桌椅的空洞里,用随身携带的铅笔和硬面笔记本,写成这样的一部“自传”。这部书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
著名学者罗家伦为本书的中文版作序,说:“经过了七十华年,正是他智慧结晶的时候,到此时而写出他富有哲学内涵和人生风趣的回忆,真所反映的绝不是他一生,而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时代。”
这部名为《西潮》的“自传”,是讲外来文化对于中国的影响。他还计划写一部《新潮》,讲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
在蒋氏的计划中,《新潮》比《西潮》更重要。可惜仅仅开了个头,作者就病逝了。已完成的几章,也不能算是最后定稿。遗稿中尚存许多写有人生经验与智慧的不完整纸片,系写作时灵感之记录,可惜无人将其整理或续写。《新潮》引言指明这本书的目标:“这本书里要讲的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经验。经验是宝贵的,可是宝贵的经验是付重大的代价买来的。”……
《西潮》先以英文在美国出版,受到美国学术界重视,被哈佛大学远东研究所定为重要参考书之一。12年之后,他将此书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台湾青年,几乎人手一册。作者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及教育学博士的身份,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校长17年,又曾做过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抗战后期出任红十字会会长。
《西潮与新潮》(东方出版社,2006),连今版附上的老照片插图算来,共计有四百余页。 1943年,梦麟先生在重庆作英文版序言,为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职期间写成的《西潮》收官。其时中国正历经抗日战争的浩劫,同在西南联大的钱穆先生因感伤国运飘渺,对中国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 ,...
评分《西潮与新潮》(东方出版社,2006),连今版附上的老照片插图算来,共计有四百余页。 1943年,梦麟先生在重庆作英文版序言,为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职期间写成的《西潮》收官。其时中国正历经抗日战争的浩劫,同在西南联大的钱穆先生因感伤国运飘渺,对中国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 ,...
评分用了三天时间读了蒋梦麟的《西潮与新潮》。的确,这本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有点像近代史,文思与笔触不错,哲理与智慧也是处处闪光的。但个人认为,真正让其成为台湾青年几乎人手一册的人生教科书的原因除以上几点外,还有他是蒋的忠实信徒。相信所有读过这本书的...
评分这本书借了还,再借,前后两个月才看完。看第一遍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太枯燥了。第二遍我才认真看完整了此书。第三遍认真地翻阅了一下重点关注的内容。 作者提到背古书倒也有背古书的好处。一个人到了成年时,常常可以从背的古书里找到立身处世的指南针。在一个安定的社...
评分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国人开始了现代化(近代化),目标,该怎样做,从哪个领域,怎样配套,许多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而这本书,却或多或少的给予当代迷惑者一些考虑现今困境的新角度。看这本书后,本人一股强烈地写论文的冲动。
真的太好看了,虽然是英译中,但是文字质朴感人。蒋校长骨子里还是一位乐观通达之人,对国人一直抱有鼓舞之情。实属难得。
评分写文论,狂引用
评分我没有像评论的那样觉得这本书有很高的价值。但是我惊讶于他语气的从容于平静。即便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仍然能够欣赏到生活中点滴的美。我觉得他是圆融的人,是以才能自称为北大功狗。不是说他没有热情或激情,而是他能把自己的爱国情怀付诸具体行动,而不是空有热血。或许就他自己说的,早早的就确立了自己立身处世之准则,人生也便少了很多弯路与茫然。
评分三分是给坑爹的出版社的~这叫珍藏版?去你妈的~
评分告学生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